裸体歌舞第一首
点击量:

作曲:萨蒂 箫:田龙

 

《裸体歌舞》又名《吉姆诺佩蒂亚舞曲》,意为古希腊时期一种由裸体男性表演的纪念战士的祭祀舞。据说,萨蒂看到一只希腊古瓶,而瓶上有关裸体歌舞的花样触发了他的灵感,遂创作了三首乐曲,因而以“裸体歌舞”为名。

但这乐曲与裸体和肉感无关,萨蒂对这三首作品分别作了标注:“缓慢、悲伤”、“缓慢、忧伤”、“缓慢、庄严”。显然,作曲家不是要展现古斯巴达人的阳刚之美,而是摄取了古希腊之魂,追求一种纯净、古朴、淡远的情怀。

萨蒂年仅22岁时便创作出了这套钢琴曲《裸体歌舞》,但并没有早早暴得大名。这可以说是时运不济吧,反倒是近十年后(即1897年)由朋友德彪西改编的管弦乐版《裸体歌舞》光芒四射,不幸的是一些媒体对德彪西的改编堆满溢美之词,唯独忘掉了萨蒂。不过,年轻的萨蒂在音乐名家的眼里,似乎基本功不太扎实。萨蒂的传记作者罗伯特·奥莱吉夸张地说:“可以确信的是(萨蒂)在用四年级的钢琴水平诠释属于他自己的《裸体歌舞》。”而当年的萨蒂,也完全不具备创作管弦乐作品的能力,他的身份仅仅是巴黎黑猫夜总会的第二钢琴手。

然而,聪敏而怪异的萨蒂常常会灵光一现,冒出一些奇特的想法。譬如他指点年长他四岁的德彪西:“法国作曲家不必进入瓦格纳的冒险中……为什么不从莫柰、塞尚、罗特列克等人身上借鉴一些方法呢?”德彪西开辟印象主义的道路无疑得到了萨蒂的启示。

又如,萨蒂对交响曲、弦乐四重奏等体裁不感兴趣,只把心思花在钢琴小品上,而且他还有一种怀古的情绪,钟情的是古希腊的中古调式,他追求的是一种简约的风格,逆浪漫主义而行的新古典主义倾向。由是,《裸体歌舞》在年轻的萨蒂笔下一挥而就。

三首《裸体歌舞》是卡巴莱风格的慢速圆舞曲,相似的旋律、节奏与风格,相对“静止”的和声,让人难以区分。对于不求甚解的听众来说,听一首就够了,当然是第一首更能打动你的心。钢琴版的音乐宜在暗夜里聆听,既慢又悲的演奏,寂寥冷清的琴声,牵扯出一丝深深的悲寂——许是冷雨敲窗,青灯照壁,欲温旧梦,故人已去,那一丝悲情又与何人说?德彪西的管弦乐版,自然适合于阳光下倾听,亦可作为背景音乐吧。弦乐(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主要负责钢琴的“左手伴奏”,双簧管、长笛与小提琴负责旋律声部。“加厚”了的音乐,较钢琴版“更食人间烟火”,似也冲淡了悲寂之情,怅然若失,而不悲天悯人,即使是那一种悼念的伤痛,也丝丝化入“天涯目送鸿飞去”的旷远意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