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中国音乐会 搭建中法音乐桥梁:张维良“琴箫吟”巴黎中国音乐会搭建中法音乐桥梁
法国新闻网 2025-02-13 14:10:37 点击量:

巴黎,24日(新华社)——巴黎科尔托音乐厅近日迎来了一场独特的音乐会,一次深入中国传统音乐根源的听觉之旅。这场名为“琴箫吟”(Harmonie pour soies et bambous)的音乐会,为巴黎观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他们在欣赏中国古老音乐的同时,感受中法文化之间的音乐交流。

 

本次音乐会深入探索了中国“文人音乐”传统,通过古琴、箫与西方乐器(竖琴、中提琴、单簧管和打击乐)的结合,呈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演出。这个音乐项目旨在向欧洲观众推广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以古代文人典籍为基础创作的作品。

古琴演奏人西蒙·德比埃尔,(Simon Debierre,汉名桂智伟)与著名箫演奏家张维良(Zhang Weiliang)携手,希望向历史上中法音乐交流的传统致敬。

音乐会不仅呈现了中国传统经典曲目,还融入了当代新作品。其中,著名的《梅花三弄》成为演出亮点之一,同时,高为杰创作的现代作品《焚琴》也展现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乐器的自由对话。竖琴家塞琳·古多尔(Céline Goudour、中提琴家皮埃尔-亨利·许雷布(Pierre-Henri Xuereb)及单簧管演奏家皮埃尔·杜特里厄(Pierre Dutrieux,与中国乐器共同塑造出充满现代感的全新音响世界。

西蒙·德比埃尔(桂智伟)表示,举办这场音乐会的初衷是为了重现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音乐遗产。他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巴黎是欧洲传播中国古琴与箫文化的先驱城市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这场音乐会,呈现这段历史,并展现这两种乐器在儒家文化及中国音乐传统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场近两小时的音乐会中,张维良——这位国际知名的箫演奏家,以其细腻丰富的演奏技巧点亮了整场演出。作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维良是当代最受认可的中国笛箫演奏家之一。他曾在巴黎广播大厦、纽约林肯中心、卢森堡爱乐厅及维也纳金色大厅等国际舞台上献艺,享誉全球。张维良表示:“对于我来说,箫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传递中国精神的载体,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

本次音乐会的一大特色,是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乐器(竖琴、中提琴、单簧管)的融合。这一创新尝试既大胆又巧妙,为观众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听觉体验。西蒙·德比埃尔(桂智伟)指出,中西乐器的结合是自然而然的:“这次合作让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箫与单簧管对话,古琴的声音则与中提琴和竖琴形成独特的共鸣。”

许多观众对此表示赞赏。塞琳,一位对中国文化颇有兴趣的高中教师,与朋友一同前来观赏演出。她表示:“我很好奇这种乐器组合的效果,结果音乐会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整个过程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世界。”

安德烈是一位巴黎市立音乐学院的乐理教师,也被演出所打动。他评价道:“这个音乐会的策划非常大胆,因为法国观众对中国文人音乐了解甚少。然而,这次演出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音乐的演绎十分出色,中西合璧的音响效果令人惊艳。我希望明年能带我的学生来听。”

 

原文:

https://french.news.cn/20250204/fbdc0f761ba346518cd8a8454209edb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