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箫专题之《烟寺晚钟》
2024-12-25 18:42:24 点击量:

作曲、箫:田龙

演奏用箫:大C次中音箫 (泉州黄志春制作)

 

 

中音箫专题

《烟寺晚钟》 

《远浦归帆》  《禅院箫声》

《江天暮雪》  《晓风残月》

 

和王兄听乐赠诗
田龙2024.12
清风轻拂柳丝扬,甬城门畔月影长。
残云漫卷映夜色,琼楼玉宇梦归乡。
瑶台仙音随风逝,倩影娉婷意难忘。
曲调跌宕凌霄汉,烟寺晚钟韵悠扬。
浮世纷扰皆过客,一曲箫声净心房。
喧嚣尘世皆抛却,唯余清音伴月光。

 

赠田兄杂诗一首
王闯2024.7
清风抚柳甬城门,残云绕月映夜深。
瑶台琼阁弹指散,悠悠倩声动心魂。
飘逸曲调凌云上,龙箫纵起彩云浑。
浮世喧嚣皆一念,箫音如雨涤心尘。

潇湘八景·其七·烟寺晚钟

宋·释德洪

十年车马黄尘路,岁晚客心纷万绪。

猛省一声何处钟,寺在烟村最深处。

隔谿修竹露人家,扁舟欲唤无人渡。

紫藤瘦倚背西风,归僧自入烟萝去。

释惠洪《潇湘八景诗》,是描写湖南洞庭湖一带景物风光的组诗。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书画》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后人以此八景,专属之潇湘洞庭,称为潇湘八景。宋元以来,有不少文人雅士以此作为诗词散曲的创作素材,惠洪就是其中较早的一位。

第七首《烟寺晚钟》前四句写一位常年羁旅他乡的游子,在岁末时不禁思绪纷纷。猛然间听到钟声,他才发现有寺庙在烟村最深处。后四句是说游子想渡过溪水,而渡口无人。遥遥望去,只见西风紫藤,一位僧人走向雾中的茑萝。在一刹那间,他似乎对出家人产生了一种欣羡之情。

释惠洪(1071—1128?),宋名僧,一作慧洪,号觉范,俗家姓喻(一说彭),后改名德洪,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十八岁试经于汴京天王寺,得度,先后依宣秘大师、真净禅师。后入清凉寺为僧。以医识张商英,又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1111)张、郭得罪,惠洪被决配朱崖。能画梅竹,尤好诗词。与黄庭坚相识。著有《石门文字禅》、《冷斋夜话》等。

烟寺晚钟

元·陈孚

山深不见寺,藤阴锁修竹。
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
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
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

烟寺晚钟

宋·杨公远

山寺钟敲重照残,僧归云暝费跻攀。
浮屠屹立巅崖顶,恰在烟岚紫翠间。

 

烟寺晚钟

明·薛瑄

拼音

夕照下山门,清音出烟雾。
暝壑一僧还,侧伫寻归路。
月上楚天宽,露落洞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