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相逢——纪念一代笛子宗师冯子存先生诞辰120周年音乐会、座谈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笛子艺术网 2024-12-07 12:28:22 点击量:

2024年11月30日晚,“喜相逢——纪念一代笛子宗师冯子存先生诞辰120周年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办,拉开了这次纪念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及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承办。

 

音乐会上,冯子存的嫡传弟子、二代、三代弟子演奏家们及冯子存的外孙盛家豪同台献艺,通过演奏冯子存的作品传达对他的敬意与怀念。北京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全国各地的笛界专家、学者、乐友等慕名而来,共同参与、见证这一盛会。

音乐会海报

音乐会节目单

 

音乐会主持人丁甜宣读了兄弟院校的贺词,他们分别来自: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

 

兄弟院校贺词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

冯子存先生是世所公认的竹笛大家,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为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先生的为人品德、治学学风与艺术造诣,为后学树立了榜样,激励并鼓舞着我们循向先生艺术探索的行迹,继往开来、前进努力。在此,衷心祝愿冯子存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

冯子存先生毕生致力于竹笛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其崇高的精神与卓越的品德历经岁月洗礼,依旧深远地影响着并激励着我们。他一生勤奋耕耘,为我国竹笛艺术的繁荣以及民族音乐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在此,衷心预祝冯子存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

欣闻“冯子存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办,实为竹笛艺术盛事。作为竹笛艺术划时代先驱,冯子存先生为中国竹笛 从民间走向屹立于民乐艺术奇的葩,做出了卓越贡献,缅怀先辈、继往开来,为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之意义重大!祝贺纪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

今年正值竹笛大师冯子存先生诞辰120周年。作为北派竹笛艺术的代表人物,冯先生的笛声影响和激厉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民族音乐传承者,我谨代表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向冯子存先生表达深切的敬意,同时,预祝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喜相逢——纪念竹笛一代宗师冯子存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

值此冯子存先生诞辰120周年,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致以诚挚祝贺与缅怀。先生毕生奉献竹笛事业,推动民族音乐进步,功绩斐然,其精神激励吾辈。望此次纪念活动圆满成功,让先生艺术永传。

 

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

冯子存先生是我国笛乐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毕生致力于中国竹笛事业的传承和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批精湛的作品,更是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此,我们衷心预祝冯子存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

冯子存先生是中国竹笛史上先驱代表人之一,他率先将竹笛作为独奏乐器搬上舞台,在北派笛乐演奏风格和技法,尤其是二人台音乐发扬推广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中国竹笛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笛乐作品如《喜相逢》《五梆子》《挂红灯》等已成为经典。冯子存先生的造诣和精神必将激励中国笛乐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衷心祝愿冯子存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圆满成功。

 

精彩的音乐会

主持人丁甜

 

音乐会正式开始。

上半场呈现冯子存二人台风格的作品,由山西二人台乐队伴奏。

 

开场曲是二人台风格的曲牌及演唱。二人台是冯子存笛子艺术的一大亮点,也是重要特征,冯子存许多作品也是基于它改编而成了独奏曲。邀请了山西以演奏二人台知名的艺术团演奏家张春生(枚)、 刘洋(四胡)、史春慧(扬琴)、杨伟(笙)、师保军(三弦)、刘洪树(梆子)、王利平(四块瓦)。

余秀琴、王敏的二人台连唱,一生一旦精致扮相,把劳动人民的生活歌唱出来,由二人台乐队伴奏。

从这个节目中,可以感受到枚在二人台音乐中所发挥的角色及魅力,再现冯子存携乐班给歌者伴奏时的场景。

二人台曲牌联奏

余秀琴、王敏二人台演唱

 

张维良教授的弟子、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副教授张健演绎了《万年红》。作为此次活动的执行人,跟随张维良教授学笛的张健成长为如冯子存、师父张维良之后的中国音乐学院又一代竹笛教师,至此,冯子存二代弟子圆满完成了中国音乐学院竹笛学科教学的交接棒。
 

张健演奏《万年红》

 

张健的学生、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高一的周与梦演绎了《柳摇金》,才上高一的周与梦作为冯子存三代弟子,已经成为了竹笛新生代力量。

周与梦演奏《柳摇金》

 

张健的学生、中国音乐学院本科三年级罗章耀演绎了《八板》。作为冯子存三代弟子的罗章耀稳重的台风、各种笛子技巧地熟练地应用,让人印象深刻。

罗章耀演奏《八板》

 

上半场的压轴曲目《打金钱》由冯子存嫡传弟子、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维良教授演绎。张维良教授于1978年至1982年师从冯子存,是冯子存在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的最后一位学生。

张维良演奏《打金钱》

 

下半场则着重体现冯子存传统笛子作品的魅力,由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协奏。张维良将冯子存的作品改编成笛子协奏曲,这其中的艺术含量及创新力不言而喻。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溪精彩演绎了《挂红灯》,作为冯子存二代弟子,王溪的演奏深深地感染了观众。他已经把冯子存笛子艺术融入到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竹笛学科的教育中,并将继续传承与发扬冯子存的艺术和精神。

王溪演奏《挂红灯》

 

冯子存嫡传弟子张维良演绎《闹花灯》。张维良对该曲的再度创作,充分体现了他对冯子存笛艺的探索与创新。

张维良演奏《闹花灯》

 

北京民族乐团演奏家、冯子存三代张嘉伟演绎了《欢送》,他先后师从张健、张维良和王溪,后扎根民族乐团,跟随冯子存及恩师们的脚步,传扬着冯子存笛子艺术。

张嘉伟演奏《欢送》

 

 

下半场压轴曲目由张健演绎,在张健的笛声中,观众们再度感受到冯子存珍贵的人生态度——无论多困苦,始终乐观相对,精神旗帜永远屹立。

张健演奏《祝贺》

 

由冯子存外孙盛家豪竹笛领奏、所有竹笛演奏家齐奏的返场曲目是耳熟能详的笛子独奏曲《喜相逢》,这首曲子对笛子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开创了笛子独奏的新局面。‍

冯子存外孙盛家豪竹笛领奏

齐奏《喜相逢》

 

整场音乐会充分展现了一代笛子宗师冯子存先生斐然的成就,包含了代表冯子存风格的作品,再现了二人台的原生态魅力,赋予了二人台新的艺术生命力。冯子存嫡传弟子张维良教授、二代弟子张健和王溪、三代弟子周与梦、罗章耀、张嘉伟及冯子存外孙盛家豪等演奏家的出色演绎,体现了对冯子存笛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彰显了冯子存对中国音乐学院竹笛学科体系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

 

音乐会合影

 

喜相逢——纪念一代笛子宗师冯子存先生诞辰120周年研讨会于2024年12月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是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承办。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黄虎、国乐系党支部副书记程慈、国乐系副主任杨婷婷出席会议。黄虎为研讨会致开幕词,杨婷婷主持会议。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杜永寿、编辑部主任刘滢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笛界百余人参加研讨会,与会专家对冯子存笛子艺术进行多方位的深度探讨交流。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致词

中国音乐学院黄虎、程慈、杨婷婷出席

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黄虎致词

程慈

杨婷婷

值此中国音乐学院60华诞之际,又逢笛乐宗师冯子存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黄虎为大会致词,深度总结和肯定了冯子存对中国音乐学院竹笛学科和中国笛子艺术做出的贡献,呼吁各界“团结合作,躬身入局,甘做中国音乐的爬坡人,继承冯子存丰硕的艺术成果与伟大的音乐精神,共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笛乐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并表示“中国音乐学院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深入研究冯子存先生艺术成就、探讨笛乐艺术发展的学术空间。我们愿与全国各兄弟院校、艺术机构携手共进,共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笛乐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执行人张健介绍活动并发言

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冯子存二代弟子张健

 

张维良教授发言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冯子存嫡传弟子张维良

 

出席大会的嘉宾名单

 

人民音乐出版社杜永寿、刘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王书伟、田龙,中国音乐学院安义顺、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王华,冯子存女儿冯彬,中央音乐学院袁非凡、范临风,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天津音乐学院蒋宁,沈阳音乐学院徐宗科,四川音乐学院易加义、陈冉、马正华,武汉音乐学院谢闻吉、徐鹏,星海音乐学院谭炎健、毛瑾熙,浙江音乐学院赵琦,南京艺术学院王晓俊王猛、许志圣,山东艺术学院郝益军,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潘勇刚,济南大学音乐学院李展,大连大学音乐学院魏全民,大连艺术学院陈佳,太原师范学院任俊文,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孟晓洁,解放军艺术学院张钟中,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杨广,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邢万里,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明辉,山东临沂大学音乐学院陈建国,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康涛,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杨伟杰,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马迪,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周海涛,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萧舒文,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蒋宁,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孙明浩,肇庆学院音乐学院严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于悦,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余愿,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张荣鑫,北京民族乐团宁英杰,河南省民族乐团于文龙,安徽省民族乐团邵先国,安徽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陈惠龙,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王锐、李继冬,山东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王洪涛,甘肃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张力天,江苏演艺集团王键,北京歌剧舞剧院张友刚,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军乐团刘华南,埙制作师张荣华,笛箫制作师王建宏,中国笛子艺术网刘文琴

 

大会流程

 

研讨会现场

 

 

专家发言

杜永寿

杨伟杰

王书伟

易加义

唐俊乔

袁非凡

王晓俊

马迪

谭炎健

王华

谢闻吉

赵琦

蒋宁

康涛

郝益军

任俊文

王明辉

萧舒文

邢万里

孟晓洁

王洪涛

陈惠龙

王键

王锐

陈建国

毛瑾熙

刘滢

冯彬

 

这场研讨会从早上9:00持续到下午18:00,会场氛围热烈。为了更好地传承冯子存笛子艺术、推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坚持文化自信,活动主办方中国音乐学院将联合人民音乐出版社,把这场研讨会的成果集结成册、出版发行。本次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承办的纪念一代笛子宗师冯子存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圆满落幕,但是探索、传承冯子存笛子艺术的脚步将永不停歇。

研讨会合影

 

 

文:笛子艺术网创办人、主编 刘文琴

摄影:张友刚、田龙、任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