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箫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便是宫廷贡品。县政协为深入挖掘玉屏箫笛的历史文化,组织人员精心编撰了《平箫玉笛慰乡愁》文史专辑。
郑氏家族沿袭下的玉屏箫笛
郑孝碧
近年来,热心玉屏箫笛的人士,对玉屏箫笛已做过很多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玉屏箫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本文仅就玉屏郑氏与玉屏箫笛的渊源做些梳理,由此探寻玉屏箫笛在郑氏家族中沿袭的足迹。
平箫
平箫,是玉屏箫笛的前身。从古人的一些记述,我们可以窥见玉屏郑氏与平箫的渊源。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的《玉屏县志》载:“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凤笙。”它肯定了平箫出于郑氏,同时“得之异传”,又为平箫的始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清咸丰四年(1854),时任云贵总督的浙江钱塘人吴振棫在《黔语》中这样记述平箫:“去玉屏十五里曰羊坪,产美竹。有郑氏辨其雌雄,制成箫材,含吐宫徵,清越微妙,是以天下之言箫者,必首郑氏。郑氏世守其业,名为平箫,值亦倍常箫焉。”这段文字,描述了平箫的得名、产地、美妙、价值,又对郑氏平箫推崇备至。
清代著名学者王昶,乾隆三十三年(1768)随云贵总督阿桂前往云南昆明,他在《滇行日录》中写道:“十二月初二日,颜君招饮,闻玉屏有人家以工制箫擅名,声清绝。问之无夙制者,乃罢。”王昶求箫未能如愿,更显示出了平箫的珍贵。
江苏常州人宋翔凤是清中期的著名学者,他以平箫赠送友人,作有《洞箫词》,还把自己的居室命名为“洞箫楼”。清嘉庆九年(1804),宋翔凤的父亲宋简任玉屏知县,宋翔凤来到玉屏,他这样记述平箫:“平溪郑氏,取竹作洞箫,分寸节度皆合古制。其声清越,听之有雄雌。家传此技数百年矣。闻其造时必夜分,万籁皆静,盖寄意于寂寞,斯求音于窈冥,亦当代之奇制也。”他对平箫情有独钟,晚年还说“玉屏县郑氏制箫佳绝”,并吟咏有“新词须倚玉屏箫”的诗句。
郑氏创制了平箫,“世守其业”,“秘不示人”,只做礼品、贡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平箫在平溪传播着。明天启六年(1626),大司马熊明遇谪戍平溪,他在《平溪览胜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述:“路逢洪生,邀入茅舍中,进杯茗。生以制箫自给,贫士中有韵者。”同时,他还写下了《邓四将军为言平溪酒佳,小环有能箫者》《军城夜坐》等描写平箫吹奏的诗。由此可知,明代末期,平箫已逐渐向社会传播,在平溪古城,有了以制作平箫为生的其他姓氏匠人,平箫的吹奏也不乏其人。
清末,平箫的传播更为繁盛。南开大学的奠基人严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贵州学政期满回天津。十二月二十七日,他从镇远乘船来到玉屏,夜宿万卷书岩下,他在日记中写道:“买箫九对,夙闻郑氏者良,本日所买凡四主,郑姓者二,未知其谁贤?大约亦如镊子张、剪子王、杨村烘糕之杜,托名者多。”这段日记,记述了玉屏县城的箫笛经营者托名“郑芝山”平箫的状况,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箫笛市场的繁荣。
贡箫
平箫,从用品、礼品、贡品到商品,演绎了几百年发展的历史,而最能体现其制作技艺和产品质量的是贡箫。平溪郑氏沿袭下的玉屏箫笛,其核心是贡箫制作技艺的沿袭。作为朝廷贡品,一是必须保证其质量和荣誉;二是制作者有利可图;三是世代沿袭不可断废。因而,便有了后来郑汝秀挂出的“贵州省玉屏县郑芝山祖授仙师秘传精制雅颂贡箫”的招牌。
仙道授艺
“渔樵山人”是平溪郑氏贡箫制作者的雅号。清末北京琴工张瑞山曾拓有《十一弦馆箫谱》,箫谱中极其称赞平溪郑氏“渔樵山人”箫。同时为该书作序、跋的清末小说家刘鹗与雕刻名家陈寅生,也盛赞清乾隆间平溪郑氏渔樵山人制箫最精。当代古琴艺术大家查阜西先生,于1953年在北京的古玩市场得到渔樵山人真品箫一支,称其“声圆字准,确异常品”,还说“幼时所用郑芝山所制,似颇逊色”。由此可见郑氏贡箫的精妙绝伦。
如今,平溪郑氏贡箫已是凤毛麟角。在故宫博物院,陈列着“古平溪渔樵山人作”的“庄籁”“虞韶”对箫,为现存的平溪郑氏贡箫之一。该箫隶书铭款,篆书联珠印,行楷书镌诗云:“彩云何处逢仙侣,明月谁家教玉人。得遇知音调一曲,不须薢谷问伶伦。”国宝贡箫,它让我们领略到平溪郑氏贡箫的风采。
郑忠
玉屏山东籍郑氏,是玉屏箫笛的本和源,这一家族定居平溪的历史,是从始祖郑忠开始的。
郑忠(又名郑中),祖籍山东临清县。郑忠的父亲名叫郑三,郑三顶替他外祖父杨三的名字从军。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郑三在一次战事中受伤致残,于是,将杨三的户名不动,郑忠代替父亲郑三从军。
明洪武三十二年(1399)七月,明太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十一月,郑忠随燕王朱棣的军队在北京东郊的郑村坝,战胜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郑忠因功升总旗。洪武三十三年(1400)五月,在济南之战,郑忠升实授百户。不久,郑忠随朱棣大军与建文帝的大将盛庸战于东昌,濒临险境。
明洪武三十四年(1401)三月,在夹河之战,郑忠升副千户,统兵千人。之后,郑忠跟随朱棣大军战于藁城等地。洪武三十五年(1402)六月,郑忠率军随朱棣渡江,攻克金川门,占领南京,朱棣登上帝位,改元永乐。郑忠钦升燕山左卫指挥佥事,随后又改金吾左卫指挥佥事,为正四品武官。
明永乐二年(1404),朝廷授予郑忠流官。永乐八年(1410)二月,郑忠率军随明成祖朱棣征剿蒙古阿鲁台有功,升任平溪卫指挥同知,诰授怀远将军,官阶从三品。永乐十年(1412),郑忠依然被授予流官,直至终老。
郑忠去世后,儿子郑泰成为世官,袭平溪卫指挥同知一职。明正统七年(1442)七月,郑泰被调征云南麓川平蛮,两次获得头功,升任平溪卫指挥使,正三品。景泰七年(1456),苗民首领蒙能率众围困平溪卫城,被郑泰率军击溃,保得“一卫生灵”,郑泰升任湖广都司指挥佥事,诰授镇国将军,官阶从二品。郑泰去世后,长子郑恂袭其平溪卫指挥使原职。
明代的《武职选簿》,是明代兵部武选清吏司审查内外卫所武职继承人的记录总汇,是记载明代卫所武官世袭情况的原始资料,据其记载:“天顺七年(1463)七月,郑恂,系湖广都司故指挥佥事郑泰嫡长男,照例袭父原职指挥使,驻平溪。”与郑恂同时代的平溪卫指挥使洪福,《武职选簿》这样记载:“天顺六年(1462)十一月,洪福,年17岁,含山县人,系平溪卫故指挥使洪刚嫡长男,钦与世袭。”
按照嫡长子世袭的制度,郑恂之后,平溪卫故指挥使一职,由郑邦、郑仁、郑东里、郑嗣贤依次世袭。明万历乙酉年(1585)郑嗣贤的长子郑维藩中举人,随后官河南荥阳县知县。万历十六年(1588),郑嗣贤的长孙郑逢亨年仅8岁,作为指挥使的世袭对象,由朝廷“全俸优给”到年满15岁。万历二十三年(1595)二月,郑逢亨因故不能袭指挥使,其弟郑逢乾成为平溪卫指挥使的世袭对象,同样享受朝廷的“全俸优给”,直至万历四十一年(1613)。万历四十二年(1614)十一月,郑逢乾17岁,经大选比试,以二等的成绩“出幼袭职”,任平溪卫指挥使。如此历代世袭,世称“九代指挥”。
从上述玉屏山东籍郑姓始祖郑忠从军的升迁轨迹和平溪卫指挥使的世袭情况来看,玉屏山东籍郑氏的始祖郑忠,顶替父亲外祖父的卫所军籍从军,通过在战事中多次立功,成为靖难功臣,被授予平溪卫指挥使一职,其子孙定居平溪,为郑氏平箫在平溪卫萌芽创造了丰厚的人文基础。
郑维藩
“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这是清末拔贡玉屏人郑卓斋为平箫获巴拿马金奖作的对联。民国时期,郑云山在其制作的平箫上刻有这样的诗句:“艳说玉屏有仙箫,鼻祖鹿翁去已遥。正是和声鸣盛世,不须古调听虞韶。”世代以制箫为业的郑家尊鹿皮翁为平箫艺祖,过去一直供奉着鹿皮翁的画像,旧时传艺授徒,须先拜鹿皮翁再拜师傅,这一规矩一直沿至民国末期。
鹿皮仙翁传平箫于郑氏的故事,在民国时期已广为人知。因此,清乾隆《玉屏县志》所载的“邑人郑氏得之异传”的“异”应指鹿皮翁。同时,从县志《仙释篇》对鹿皮翁的介绍来看,与鹿皮翁关系密切的“郑氏”,无疑只有郑维藩。这就是平箫创制于郑维藩的主要因素。
郑维藩,字金庸,授文林郎,秩晋云阳侯。他幼承家学,明万历乙酉年(1585)中举人,官河南荥阳县知县。清康熙十二年(1673)郑维藩的堂侄郑逢元在其编撰的《平溪卫志书》里称郑维藩:“工于诗赋,有中晚之目,闻旧乘多出于手”;清乾隆《玉屏县志》里说他“豫章坛石熊公极称之”。郑维藩作为玉屏的一代文人雅士,精音律、善平箫,自然在情理之中。1993年的《玉屏县志》在第三章“箫笛”的第一节“沿革”里,作了“平箫始创于郑维藩”的定论。1988年郑汝秀的孙子郑辉薰(郑新斌)写了《玉屏箫笛》一文,其“创制史话”也与县志的说法相同。
在没有文献资料直接记载平箫始创的情况下,从官方而言,根据旧县志的记述以及新县志的考证;从民间而言,根据民间传说和郑家供奉的鹿皮翁像以及郑芝山店铺招牌。“平箫始创于郑维藩”的推断,是严谨而稳妥的。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郑维藩去世,次子郑逢乾为其立有墓碑,这年郑逢乾年仅14岁。万历四十二年(1614)十一月,17岁的郑逢乾袭任平溪卫指挥使。天启末年,郑逢乾“以时事多艰,谢病不任”,后不知所终。郑逢乾的儿子郑君锡,明崇祯丙子(1636)科举人,官北直武强县知县。清顺治四年(1647)八月,户部题见,升户部云南司郎中、户部主事,后升江西袁州府知府,诰授中宪大夫,为正四品文官。顺治五年(1648)戊子之变,袁州城破,郑君锡死难,妻李氏、妾刘氏投井而亡。
郑维藩的儿子郑逢乾及孙子郑君锡,都生逢乱世,未竟其才,客死异乡。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玉屏山东籍郑氏修谱,家族商议“官房宗祧莫续,应以长继长”。以七世祖郑嗣廉的长子郑逢皞承续郑维藩一房,于是开载于家谱,并刻碑为记,使郑维藩一脉世系昭然有序。从始祖郑忠至十八世郑辉蒸,其世系为:郑忠—郑泰—郑恂—郑邦—郑仁—郑东里—郑嗣贤—郑维藩—郑逢皞—郑君鼎—郑必产—郑文灿—郑廷望—郑伯灿—郑秉观—郑汝秀—郑登荣、郑桂荣—郑辉燕、郑辉蒸、郑辉薰。
郑氏一族,在世袭平溪卫指挥使的同时,世代重视读书,建有郑氏书院,科第代不乏人。明清两朝,中进士1人,为清光绪戊戌科夏同龢榜第三甲四十一名郑宝谦(培衷),举人6人,贡生10余人,世代簪缨。在州、府、县从事教育的训导、教谕、教授多人,家族子弟多为县学庠生及生员。可谓世代书香,人文鼎盛,为平箫的传承提供了条件。
郑汝秀
郑汝秀,字芝山,承续郑维藩一脉的郑逢皞,是他的八世祖。郑逢皞,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郑嗣廉,以孝行名世,明诰赠光禄大夫,清雍正九(1731),奉旨旌表,崇祀节孝祠。生父郑维翰,字书斋,明崇祯四年(1631)岁贡,候补知县,明末未任。
郑汝秀的父亲郑秉观(1785—1856),母亲洪氏(1795—1864)。郑秉观生于书香门第,精研诗文翰墨,极具儒雅之风。他表字“鉴远”,寓意深刻。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七章的《鉴远》篇写道:“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郑秉观是胸怀抱负之人,他没有通过科举入仕,却继承了祖辈制作平箫的技艺,成为郑氏平箫的传承者,为朝廷制作贡箫。他去世时,朝廷推恩例授他为登仕佐郎,官爵从九品,可见朝廷对他的重视和认可。郑秉观生有三子,长子汝俊,次子汝秀,三子汝英。
郑汝秀生于清道光戊子年(1828),在贡箫世家,他幼承家学,精通平箫制作。清咸丰四年(1854),晚清的中兴名臣胡林翼时任黎平知府,被朝廷授予贵州东道,命往湖北镇压太平军。胡林翼征集黔勇军,“率数百黔勇入湘”,郑汝秀投身军营,随胡林翼湘军,入贵州标营。郑汝秀当兵后,家中生活日渐窘迫,其妻刘氏为养家糊口,不废祖业,专制箫笛出售。
郑汝秀在湘军经历了人生的沉浮曲折;而走南闯北,在丰富阅历和见识的同时,与官商、名家、艺人的广泛交游,为日后郑汝秀平箫的崛起和传播打下了基础。数年后,郑汝秀回到家乡,正式办起了家庭作坊,开设箫笛店铺,首次挂出了“贵州省玉屏县郑芝山祖授仙师秘传精制雅颂贡箫”的招牌,自产自销平箫。
郑汝秀所制平箫,深得贡箫的神髓韵味。箫笛收藏家郑金城先生藏有郑芝山扁体对箫。箫材为玉屏本地水竹中的天然扁竹,箫体简洁,温润如玉。雕刻古雅,大篆浑穆,隶书朴茂,行楷得馆阁风貌。单刀雕刻,纵横使转,线条洗练,颇具风神。
郑汝秀潜心箫笛制作的同时,更注重技艺的家庭传承。他对两个儿子寄予厚望,给长子取名登荣,字步青;次子取名桂荣,字丹青。其寓意是科甲登荣,窦桂荣芬,平步青云,妙手丹青。兄弟俩从耳濡目染到父亲的口传心授,自觉地把平箫当成了自己的平生事业,成就了平箫不可逾越的高峰。
在家庭传承的同时,郑汝秀打破箫笛“传内不传外”的祖训,收徒授艺,先后招收了张宝六、齐麻子、杨二林、伍将和、郑连城等6人为学徒。
他收徒不论地域和门户,注重德才兼备,堪称名师出高徒。如伍云斋的伍将和,祖籍是湖南新化县黄羊山,父亲伍子宾在玉屏县城教私塾。伍将和幼承庭训,通诗文,擅书法,人品好。拜郑汝秀为师后,精通箫笛的制作和演奏,擅长雕刻。自立门户开店后,一直与郑家保持着很好的师承关系。伍将和成家后定居晃县,挂起了伍云斋刻字店的牌子,以雕刻图章、族谱、经书、金戒指刻字、书写对联为生。1949年11月晃县解放,更名为新晃,新晃县人民政府的四方形政府大印、湖南会同专署大印,以及县长肖林、公安局局长张苏的长形条戳,都出自伍将和之手。
1958年,新晃县成立箫笛工艺社,负责箫笛工艺产品开发的曾广斌,多次登门拜请伍将和到工艺社指导箫笛制作。伍将和青年时期制作的箫笛与工艺社的产品被送往日本展出并获奖,同时,工艺社生产的箫笛,被县手工业管理局送到广交会上展销。伍将和不愧是箫笛艺人、雕刻名家,他德高艺精的匠人风范,声名远播,老人在20世纪60年代末去世。
郑汝秀的箫笛传承,还体现在他对技艺的整理。他潜心钻研,于光绪四年(1878)撰有《和声鸣盛》一书传家,对后来指导其儿子郑步青、郑丹青兄弟俩精研和改进箫笛制作技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书于“文革”期间在“破四旧”运动中散失。
郑登荣与郑桂荣
清光绪癸巳年(1893)郑汝秀去世,他的妻子刘氏56岁,整个家庭由她掌管。刘氏生于清道光丙申年(1836)二月,16岁出室于汝秀,她知书达理,举止端肃,治家有道,在她的操持下,郑家兄友弟恭,妯娌和睦,尊老爱幼,其乐融融,铸就了箫笛世家团结和睦、拼搏创新的良好家风。刘氏于民国三年(1914)去世,享年79岁。
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是郑家箫笛发展的沃土。郑步青、郑丹青兄弟俩仍然用父亲郑芝山的牌号经营着箫笛店铺。兄弟俩潜心研习,改进工艺,制作更臻完美。郑步青长于造型开音,郑丹青长于书画雕刻,兄弟俩技艺结合,制品不仅音韵清越,且工艺精美。附属产品扩展到了手杖、烟杆、琴杆、帐杆等精巧制作。从艺术到实用,这是玉屏箫笛制作技艺历史性的飞跃,使玉屏箫笛以工艺品的形式立于商品市场之林。
酒好也怕巷子深。步青、丹青兄弟俩在改进和提高制作工艺的同时,加强了对平箫市场的拓展,他们从县外到省外,广交商家,设立销售点,使郑芝山贡箫声名远播,因而有了1915年平箫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斩获金奖的殊荣,使平箫成为走向世界的国际名片。
拓展市场,名扬海外,因而带来了玉屏箫笛的空前繁荣,商家对平箫趋之若鹜,产品供不应求。郑芝山的几个学徒先后开了店铺,有张宝六的青云斋、齐麻子的青音斋、杨二林的杨青斋、伍将和的伍云斋和郑连城5家箫笛店铺,从此打破了郑家独家经营的局面。
随着市场的需求和经营的扩展,步青、丹青兄弟经营的郑芝山店铺又招收了吴春山、王金山、聂凤鸣、郑辉荣、陈友新、张宝山、杨福贵、唐兴有8名学徒。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抗战胜利,有“小南京”之称的玉屏县城成为重要的西南通道,箫笛产业空前兴旺,仅县城就有28家箫笛店铺。
从郑汝秀打破传统,开门授徒,到郑步青、郑丹青兄弟俩扩大经营,广收学徒,形成了玉屏箫笛制作的艺人群体,为后来玉屏箫笛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郑芝山箫笛的品牌效应,艺人趋利经营,与郑芝山有师承关系和没有师承关系的箫笛制作者,纷纷打出了“山”字招牌,鱼目混珠,从现存的一些民国时期的“山”字牌平箫与郑芝山平箫比较可以看出,箫笛制作的质量良莠不齐。平箫的声誉受损,市场销量下降,“群山竞秀”的繁荣景象,终究是昙花一现。
1941年,正值国难时期,中华大地处处饥寒交迫,税负极重,民不聊生,箫笛市场日渐萧条,63岁的郑丹青承受不了社会给他的打击竟至疯癫,投㵲阳河自尽。1944年,郑丹青的长子郑辉燕因贫病交加而英年早逝。1949 年,82岁的郑步青寿老正终。解放前夕,箫笛店铺纷纷关门,只剩下四五家艰难支撑,从业人员仅数十人,玉屏箫笛走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1949年11月,玉屏解放,玉屏箫笛艺人和玉屏箫笛迎来了新生。
郑辉蒸
郑家一直沿袭着平箫的家庭传承,是名副其实的箫笛世家。郑丹青的儿子郑辉燕、郑辉蒸、郑辉薰(原名郑辉煌,又名郑新斌),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成年后都精通箫笛的制作和吹奏。对于箫笛制作技艺,三弟郑辉薰称郑辉燕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继业者”,去世时年仅26岁。郑辉薰外出求学,箫笛传承的重任就落在了郑辉蒸的肩上。
郑辉蒸生于1922年10月,他13岁开始学艺,跟父辈学习箫笛制作和演奏技艺。17岁就作为郑芝山分店的主人,制作和经营箫笛,他为人诚信厚道,“郑胖子”的雅称成了郑芝山箫笛的活招牌。解放后,郑辉蒸如鱼得水,一身的箫笛技艺得到了施展,使郑家世代沿袭的箫笛得到了发扬光大。他将玉屏箫笛融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是玉屏箫笛走向合作化的带头人,是玉屏县箫笛厂的主要奠基人,在玉屏箫笛的发展历程中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1957年,郑辉蒸(左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时的情景。
郑辉蒸艺德高尚,他将世代秘传的平箫开音(又称开叫口或开吹口)的绝技公布于众。郑氏箫笛,能雄雌配对,音准而清幽,数百年长盛不衰,独步艺林,其关键在于开音。郑辉蒸受传时,他的父亲郑丹青再三叮嘱他切记“世守其业,不可外传”的祖训。1959年,刚成立不久的玉屏箫笛合作社需扩大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身为合作社主任的郑辉蒸,深知制约箫笛发展的症结所在,他一连几天辗转难眠,茶饭不思,在征得他尚健在的母亲同意后,毅然向全社的艺人公开了数百年秘传的开音、正音、定音等技术,并亲自带6名学徒,悉心传艺,为玉屏箫笛的振兴作出了卓越贡献。
郑辉蒸深得祖传平箫的衣钵,制作技艺高超。1957年12月,在北京参加全国手工业代表大会期间,郑辉蒸登门拜访了古琴艺术大家、时为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的查阜西先生,他用从玉屏带去的箫材为查先生当场做箫,正好上海的沈西园、北京的杜文元两位名家在座。一箫制成,查先生试吹,各孔音高几乎都低一律(半个音),查先生稍觉诧异,郑辉蒸不动声色,随即取刀将吹口削深少许,请查先生再吹,先生赞道:“则合律矣。”沈西园、杜文元“均讶为绝技”。查先生称郑辉蒸为当代的“著名制箫人”,其制箫技艺,由此可见一斑。郑辉蒸还精于箫笛微刻,所作罕见。箫笛收藏家郑金城先生所藏的郑辉蒸微刻对箫,做工精良,数百字镌刻于方寸之间。在高倍放大镜下,只见刀走龙蛇,行草规范,点画精到,牵丝映带自然流畅,字里行间疏密有度,章法严谨,气息灵动,堪称精品,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和高超的雕刻技艺不能为之。
郑辉蒸不但精通箫笛制作,其演奏可称名手。他年轻时经营郑芝山箫笛分店,经常吹奏箫笛,听众如云,声名远扬。1957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上,郑辉蒸用玉屏箫吹奏《良宵》一曲,声惊四座,后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转播,声传寰宇。
郑辉蒸,历任玉屏箫笛合作社主任,玉屏箫笛厂厂长,当选为省政协委员等,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6年12月14日,郑辉蒸因病去世,享年64岁。郑辉蒸把一生都献给了玉屏箫笛,是德艺双馨的一代箫笛艺人。
平箫的始创,贡箫的荣光,金奖的辉煌,是玉屏郑氏为玉屏箫笛铸就的品牌和荣耀;艺人的匠心,技艺的坚守,家风的传承,是玉屏郑氏留给玉屏箫笛传承人的宝贵财富和精神。
玉屏箫笛蓬勃发展的今天,就是郑氏家族对玉屏箫笛世代沿袭结出的硕果。
(作者系玉屏诗词楹联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