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箫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便是宫廷贡品。县政协为深入挖掘玉屏箫笛的历史文化,组织人员精心编撰了《平箫玉笛慰乡愁》文史专辑。
群山竞秀攀高峰
——玉屏箫笛历史上的五家“山”字号综述
宋开岳
箫笛文化是玉屏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优秀本土文化,是玉屏人民的骄傲。玉屏箫笛,曾于1913年、1915年两度获得世界级大奖,成为中国民族竹管乐器历史上的一朵奇葩。玉屏箫笛,也曾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过发展巅峰期,涌现出近40家以“郑芝山”为代表的“山”字号箫笛作坊和经销店,他们是:郑芝山、郑岐山、郑紫山、郑新山、郑松山、田明山、田仁山、田仲山、吴春山、王金山(王庆炳)、王银山、彭忠山、彭仲山、彭松山、彭寿山(彭茂实)、杨春山、杨明山、刘崑山(刘金荣)、洪平山(洪以贵)、黄仲山(黄权)、黄云山(黄忠)、张仑山(张绍勋)、吴云山、罗云山(罗立祥)、李凤山(李应斌)、谢嵩山(谢玉堂)、张嵩山、汪嵩山、毛平山、姚珍山、钟全山、张宝山、青云斋(张宝六)、松竹斋、清音斋(齐麻子)、杨青斋(杨二林)、姚明斋、伍云斋(伍将和)、姚永斋(姚祖勋)等,形成了箫笛行业群山竞秀的繁荣景象。
箫笛群“山”,苍翠碧绿间都显现出各自特色,为玉屏箫笛文化的繁衍、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承载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故事,为贵州人民留下了一张亮丽的地理名片。由于篇幅有限,史料收集难度大,故不能一一赘述,仅以玉屏最具代表性的五家“山”字号的名家、名匠、箫笛艺人为代表叙说。为便于叙述,因本着重于“山”,故而较少用本名,多以“山”字号店铺名呈现。
郑芝山
郑芝山,原名郑汝秀,郑氏第十六世孙、郑维藩第九代孙。生于清道光戊子年(1828),殁于清光绪癸巳年(1893)。其祖上曾在明朝时期得鹿皮仙翁传授箫的制作方法。鹿皮仙翁曾用玉屏水竹做了一对箫带回京城,并在吹奏时“其声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于耳”。声音传到皇宫,皇上听到后,觉得很悦耳,非常喜爱,便命人寻找。得知是产于贵州平溪卫的平箫,遂令:将其征为贡品。平箫一吹成名,声播华夏。
1854年,正值太平天国兴起,郑芝山被征召入黔勇军胡林翼部,随军走了许多地方。作为郑家的嫡传之人,始终将家传事业牢记在心,无论随军走到哪里,都非常注意观察各地管乐制作技法,收集各地竹管乐器制作的长处,并认真学习音律和定音、测音方法,丰富了制作技能和音律知识。在他从军期间,由于家中缺乏劳力,且郑家至郑君锡后,已无人做官,没有了俸禄,家境已大不如从前。郑芝山的妻子刘氏在公公郑秉观的传授下,制作平箫拿于市面销售,换生活所需。至此,郑氏平箫已开始从赠品、贡品转为了商品。
郑芝山从军数年后,于1862年回到家乡玉屏,正式开办了箫笛作坊,专门制作箫笛对外销售,并打出商号“贵州省玉屏县郑芝山祖授仙师秘传精制雅颂贡箫”招牌(以下简称“郑芝山箫笛店”)。成为玉屏首家“山”字号箫笛作坊。郑氏箫笛系家族内部秘传工艺,郑芝山从军期间,注意研究和吸收各地箫笛制作优点,使郑氏箫笛制作工艺、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形制愈发精美,音色更为清润,深得人们的喜爱。
郑芝山自做起箫笛营生后,与上海、广州等地的乐器商人都建立了很好的商贸关系。销路畅通,箫笛生意很是兴隆,需求量越来越大,郑芝山大胆打破家传祖训,开始收徒,传授技艺,扩大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从此,郑氏箫笛制作技艺从私家拥有开始走向大众、走向社会。
随着玉屏箫笛外销之路越来越宽,越走越远,郑芝山更加注重箫笛生产质量,特别是对选料用料、定音测音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测试。在此之上,1878年精心编撰了《和声鸣盛》,作为家传标准使用,成为玉屏首家拥有生产标准的箫笛作坊。书中除阐述箫笛制作技艺外,还绘有“音律图说”“吕律全图”“五律全图”等,郑氏箫笛制作更为专业。
郑芝山殁于光绪癸巳年(1893),享年65岁。他的两个儿子郑登荣、郑桂荣继承了家传事业,精心打理“郑芝山箫笛店”。1913年,他俩联合制作的平箫,一举获得英国伦敦手工艺品展览会银奖。获奖后,郑家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订单从全国各地飞来。
但兄弟俩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更加追求卓越,要求精细。兄弟俩坚守“业始于勤,而成于精”。他们精诚团结,认真研读父亲所著的《和声鸣盛》,还对箫笛生产进行了技术革新,特别在箫笛成品的包装上进行了创新,将原来纸质包装盒改为精制的木质包装盒,使箫笛外包装更加时尚。
兄弟俩还根据各自特长进行了明确分工。郑步青好钻研,善制作,对选料、制坯、雕刻、打磨等工序运用娴熟,拿捏恰到好处。他专门负责制坯。步青也是一个擅长交流、广结朋友的人。除与父亲原建立贸易往来的商家保持关系外,还拓宽了新的销售渠道。丹青则性情儒雅,大有学者风范,尤擅书法,字体优美,将箫笛融入艺术、美学和国学之中,既能让人享受音乐快乐,也能享受艺术、美学和国学魅力。他还潜心研究了父亲留下的专著《和声鸣盛》,将此书进行重新整理,增加音律内容,使之更加丰富,在指导箫笛生产、吹奏等方面更为具体和实用。
1915年,兄弟俩生产的一对平箫参加美国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而举办的国际博览会获得金奖。一时间,玉屏箫笛名声大噪,许多客商慕名前来玉屏订购;许多路过玉屏的商贾、行人争相购买平箫,或自用,或收藏,或赠友。一些外国商人也纷纷通过中国商人向郑家订购箫笛,使玉屏箫笛这一在国内深受皇室喜爱的文化乐器,逐步走向国际舞台,远销美国、荷兰、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与茅台酒、大方漆器成为“贵州三宝”。
1916年初,郑氏兄弟合制之箫所获得金奖奖牌送至玉屏后,被时任县长冯秉乾据为己有,当郑丹青得知消息到县衙索要奖牌时,反被假以罪名打入大牢。40天后,在乡邻的保释下才得以出狱,郑家不得已,只好忍气吞声,就此作罢。1916—1927年间,时局相对消停,商贸往来顺畅,郑家箫笛供不应求,成就了玉屏箫笛第二次兴旺期。郑家陆续招收陈新友、郑辉荣、吴春山、张宝山、杨福贵、王金山、唐兴有、聂凤鸣等8名徒弟帮助生产。1927年后,由于时局不稳,加之匪患严重,方兴一时的箫笛业日渐衰落。1930—1932年,郑步青、郑丹青为重振玉屏箫笛业,在西南各大城市进行巡展,效果很好,销量回升。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将大西南作为抗战基地,大量人员流入,使玉屏箫笛市场开始活跃,箫笛业一派繁荣。许多经营其他行业商家转行经营箫笛,郑氏两代人培养的徒弟及王金山在湖南宋寨驻留期间带的徒弟等也纷纷开店,且仿效郑家店名,在自家店号中加上一个“山”字,一时间箫笛“山”字号店铺林立,作坊与商家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工商聚集,群“山”竞秀。
正值国难之际,加之外敌侵入,国家破碎,人民遭殃,作为玉屏箫笛业的龙头成为军阀、匪盗掠夺的对象。1941年,63岁的郑丹青在忧愤中投河自尽。古稀老人郑步青带着23岁的郑辉燕和19岁的郑辉蒸兄弟俩继续经营“郑芝山箫笛店”,支持14岁的郑辉薰继续读书学习。1944年腊月,26岁的郑辉燕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郑辉蒸成了郑家唯一的顶梁柱。
郑辉蒸聪明好学,自14岁起,就在伯父、父亲的悉心教授下,通学了箫笛全部制作技艺,尤其是对选材、制坯、定调、画线、开孔、调音、雕刻非常熟练。对箫笛吹奏也很有天赋。16岁时,他的箫笛演奏技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全面抗战时期,虽然箫笛销售兴旺,但郑家箫笛店自湘黔公路贯通以后,属“深巷老店”,对消费者极不方便,生意日渐冷清。他父亲选择在县城北门(现中山路段)开设分店,由16岁的郑辉蒸独自打理。
新开业分店不当道,铺面很不起眼,虽挂了一块“郑芝山箫笛分店”的招牌,外地人依然难找。而且当时城内突然冒出的近30家箫笛店铺都在“山”字上做文章。甚至有人在谐音上做起了文章,如郑兹山、郑紫山、郑岐山等,难免有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情况。对不了解行情的外地人来说,实难分辨。部分好心人以郑辉蒸的体形(人称郑胖子)进行推荐,使慕名前来购买箫笛的远方客人不虚此行。郑辉蒸生意之外,还会热情献上一曲,供客商欣赏。对卖出的箫笛还会免费在箫笛上面刻一些诗词或名字,积下了很好的口碑,于是“郑胖子箫笛店”也逐渐出名,并替代了“郑芝山箫笛店”的名气,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1951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怀着对箫笛产业发展的强烈责任感,郑辉蒸与王金山、罗立祥、刘文忠等16户18人联合成立了“玉屏箫笛联营制造厂”,但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善,很快倒闭了。从此,“郑芝山箫笛店”成为历史。郑辉蒸于1955年2月,再次联合刘崑山、李凤山、聂凤鸣、杨辉、姚源汉等箫笛艺人组建了“玉屏县城关镇箫笛生产小组”。1956年1月,在合作化高潮时,“玉屏县城关镇箫笛生产小组”转为“玉屏县箫笛生产合作社”。1958年 10月,“玉屏县箫笛生产合作社”扩建为“玉屏箫笛厂”。
1957年,在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上,郑辉蒸用平箫吹奏了一曲《良宵》,赢得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也让驰名中外的玉屏箫笛在全国人民心中扎下了根。
自“玉屏县城关镇箫笛生产小组”组建到“玉屏箫笛厂”的最终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玉屏箫笛厂不断发展壮大,郑氏后人郑辉蒸始终秉持“郑芝山”商号的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信念,为家庭、为玉屏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郑芝山箫笛店”历经郑氏三代人的传承与发展,虽然退出了玉屏箫笛行业的历史舞台,郑氏先祖始创的玉屏箫笛历经十余代人的发展,逐步社会化,家传标准公共化,全面融入大众,成为玉屏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留在了玉屏箫笛历史的记忆长河里。“郑芝山”作为巍峨的箫笛群山的主峰,永远大气磅礴。
王金山
王金山,原名王庆炳,原籍重庆秀山。生于1902年6月,殁于1988年9月。10岁时进入小学读了三年书。早年因家境贫寒,在父母的带领下,由四川秀山逃难到玉屏落户。
刚到玉屏,举目无亲。为了生存,1919年,17岁的王金山拜师于郑步青、郑丹青学做箫笛。学习月余后就参加了黔军,在彭汉章部当勤务兵。
箫笛大王王金山
1923年,王金山离开军队回到郑家学习箫笛制作。不足两年,聪明的王金山已基本掌握了箫笛制作方法。由于家境十分困难,他提前结束了学徒时间,回到家中秘密生产箫笛拿到周边市场、街头巷尾进行销售。看到销路尚好,便自己开店。由于王金山在郑芝山店内学徒才一年半,属未满学徒期。按当时的行规,徒弟要在师傅家学习满三年,还要在师傅家做一年义工。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自行结束学徒期是不尊师教,也没有尽到义务,没有权利私自开店。因此,王金山的店铺被郑家带人捣毁。
因此,1925年他离开玉屏县城,搬到湖南晃县的天堂宋寨村继续制作箫笛出售。宋寨一带竹子资源特别丰富,但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生活极度困难。王金山为了利用这里的竹材资源,并能平平安安地在这里生活下去,真诚地与当地人建立了友好关系,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将一些壮劳力组织起来,带领他们制作箫笛,然后送到玉屏县城卖给一些箫笛商家或拿到周边集市上售卖。在宋寨生活的8年时间里,他教会了宋寨、天堂以及本县塔坡等地几十人有养家糊口的一技之长。王金山此举,既获得了自己在有限空间里的生存机会,也为当地贫困人口传授了生存技法,实现了双赢。
1933年,在取得郑家的谅解后,王金山搬回玉屏居住。回到玉屏,他租用了时任镇长郑嘉玖的一间店铺,以“王金山”号大张旗鼓地开始经营箫笛。
王金山租用店铺紧靠玉屏老汽车站和旅社,来往行人多,加之为人和气、价格低廉、产品质量好,很受消费者欢迎。王金山很善交友,与时任县长李世家交往甚密,李世家对来到玉屏的官员凡有喜爱箫笛的,总是带到王金山店铺内。几年时间,王金山发了迹,在现在的北门桥附近购买了木质结构房屋一栋。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量人员涌进西南各省。人口的短时增加,给玉屏箫笛生产制作者、经营者带来了福音,也给一些并未经营箫笛的店铺带来了商机。一时间,城内以“山”字号命名的箫笛店铺增加到28家之多。而王金山除了经营箫笛外,还增设“清雅旅社”。
王金山的商铺地处湘黔公路要道,进入玉屏城,他家是必经之处,算得上是得天独厚。由于王金山曾经有过从军经历,且善于与人交流,能够在军人之间产生共鸣。很多路过的军人会购买箫笛或留念、或送人。
王金山对箫笛的发展、创新也倾注了大量精力。他结合郑氏对祖传制作技法和外观包装的创新,吸收民间艺人姚永斋的创作手法,将“花花绿绿”“有失古雅之风”的东西运用于箫笛制作实践,对箫笛外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和制作;吸取其他民间艺人在染色、绘图、雕刻、打磨、抛光等的工艺特色,尝试用硝酸涂抹箫管烘干成古铜色,既保持了竹材的质感,又覆盖竹材自身缺陷,观感效果更好,使之与传统工艺更完美结合。经过改良,销路进一步扩大,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得到同行的认同与推广。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曾经西迁人员开始回流。1946年,人口回流进入高峰,许多路过玉屏的回流人员都纷纷购买驰名中外的玉屏箫笛作为纪念或赠送亲友。一天,国民政府中央经济部的一名要员路过玉屏时,欲购买玉屏箫笛,便找到时任县长李世家,李县长将其带到王金山店中。王金山热情接待,挑选几支上好的精制箫笛送给了这位大人物。作为回馈,这位要员也不忘提醒王金山对自己生产的箫笛要尽快注册商标,打响自己的品牌,王金山当即绘制出商标图案,交由这位经济要员带回去审批。
一个月后,国民党中央政府经济部派人送来审批的注册商标证,并授予王金山“箫笛大王”称号。王金山即刻将注册商标证用镜框装裱悬挂于店中,同时将这一消息在《中央日报》《贵州日报》上刊登。重庆、贵阳、武汉、上海、广州等地商家接到信息后,大量向王金山进货,王金山的箫笛业务得到迅猛扩张,生意暴涨。
1954年7月,王金山与洪平山等人组建“玉屏农村家庭箫笛生产小组”。但由于集体化经验不足、管理不到位,不久即关闭。1956年,合作化高潮时期,组建玉屏箫笛生产合作社,王金山亦加入其中。1958年,全厂进行技术革新,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创制的脚踏磨竹机,提高工效40%;他将寿珠子串起来代替玉圈子给箫笛打磨光亮,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用水砂代替骨节草磨箫笛提高了工效;还对生产用的刮刀、雕刻刀进行了改良等。
王金山对玉屏箫笛制作,雕刻技艺的传承、传播,箫笛生产工艺、工具的改良,箫笛文化的传播都做出了较大贡献。他可谓是玉屏箫笛群山中的一座山,是一位了不起的箫笛制作大师、雕刻大师和技术改良者。
刘崑山
刘崑山,原名刘金荣。由于家境贫穷,自幼与其叔父刘万清学习做杂货生意、制售箫笛维持生活。据刘文忠1994年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其叔祖父刘万清于光绪年间开始制售箫笛,并将此手艺传给刘金荣后做了回龙山的和尚,后云游四方,从此杳无音讯。
1916—1927年,是玉屏箫笛兴旺期。1925年,刘金荣认真分析了玉屏的箫笛行情,放弃在玉屏周边乡镇赶转转场卖杂货的生意,专门制作箫笛拿到市场上去出售。随着玉屏箫笛市场繁荣,1932年,刘金荣以“祖遗平箫刘崑山”号正式开店经营箫笛。此时的县城内已有了10余家带“山”字号或“斋”字号箫笛店铺。
由于早年得益于叔父刘万清的精心培养,加之个人天赋很高,成年后的刘金荣制作箫笛的工艺技法成熟,测音、定音也很准确,产品深受顾客喜爱。加之“刘崑山箫笛店”处于中山路中段,靠近旅社饭店,属较繁华路段,生意的确不错。没有几年,“祖遗平箫刘崑山”就成了当时玉屏县城内除郑家箫笛店外很有名气的一家箫笛店。1934年,刘文忠高小肄业,回到家中随父亲学习制作箫笛。1936年,随着湘黔公路全线贯通,玉屏成为省会贵阳以及西南其他省份进入华中、华东各大城市的重要门户之一。南来北往的客商日益增多,加之郑步青、郑丹青兄弟俩在1930—1932年间将制作的玉屏箫笛在西南省区各大城市巡展,拓宽了玉屏箫笛内外市场,玉屏箫笛生意蒸蒸日上,刘家的箫笛生意也不断看涨。
1941年,刘文忠参军抗日报效国家,直到1945年才回到玉屏,继续与父亲做箫笛售卖。1946年,刘崑山箫笛店生产的箫笛参加了贵州省物资展览会,并在展览会上获奖,这对刘家上下是一个不小的鼓舞,不仅刘金荣看好这份事业,也激起了刘文忠的创业激情。在父亲的带领下,他更加专心学习箫笛制作,注重收集消费者对刘家箫笛不足之处的意见反馈,常与箫笛购买者进行探讨,了解其他地方箫笛的制作方法和水平。
此前玉屏笛子的音律单一,没有半音和高音,刘文忠便探索加以改良。试制高音笛,并研制出A、G、F三种调笛。试制成功后,推入市场,反映较好。1948年,口笛经他试制成功交由塔坡的姚永斋生产上市。
1950年,朝鲜艺术访问团访问湖南长沙。湖南长沙歌舞剧团专门向刘崑山箫笛店订制了几支高音笛。刘文忠精心制作了A调和G调两支笛子寄给长沙歌舞剧团,使用后反馈的消息非常振奋人心。为此,他的夫人将家里仅有的一头肥猪卖掉,印了1000份宣传单,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刘崑山箫笛店的影响。刘文忠对扩大玉屏箫笛的影响,提高玉屏箫笛产量、维护玉屏箫笛良好的品牌信用,再创玉屏箫笛辉煌,做了大量工作。1951年,经与郑辉蒸、张仑山(张绍勋)统一思想后,由郑辉蒸牵头,16户18人联合成立了“玉屏箫笛联营制造厂”。但由于考虑不够周全,每一个合作者都留有“后门”,缺乏共同的行动目标,箫笛联营制造厂很快倒闭了。
1952—1954年间,刘崑山箫笛店正值发展旺盛期。此时的刘文忠没有只顾自己发展,而是思考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箫笛市场,以发展好玉屏箫笛。一次,他正在郑辉蒸家店内玩,时任玉屏县县长席达同志在玉屏走访时对他们说:“手工业必须组织起来,走集体富裕的道路,箫笛才有发展前景。”刘文忠的考虑与席县长的要求可谓是不谋而合。
1954年6月,全县手工业者表彰大会召开。当年8月,郑辉蒸与刘文忠认真商议,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由刘文忠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入股方式组建了玉屏箫笛生产小组。刘文忠将自己家的房屋拿出来作为组里的生产厂房,还提供了部分原材料。为后来玉屏箫笛厂的成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6年,玉屏箫笛生产小组与王金山、洪以贵组织的“玉屏农村家庭箫笛生产小组”合并组建“玉屏县箫笛合作社”,刘文忠任合作社会计,并将自己1950年试制成功的高音定调笛A、G调笛交由合作社生产。同时,在刘文忠主持下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
1958年,“玉屏县箫笛合作社”改为“玉屏县箫笛厂”。建厂后,刘文忠致力于改进玉屏箫笛生产工艺,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有效提高了箫笛制作工效。
1960年,他与杨辉赴苏州学习时,带回了苏州的五角钻花,取代了原使用的四角钻花,大大提高了工效,并由他亲自执笔制定了玉屏箫笛生产标准。改革开放后,刘文忠迅速抓住国家允许发展个体经济的大好时机,充分运用好国家的开放政策,于1985年重新启用了“祖遗平箫刘崑山”老字号招牌,成为一名个体工商业者。
为使玉屏箫笛制作与箫笛文化传播后继有人并不断发扬光大,1989年,支持原在玉屏县箫笛厂工作的儿子刘泽松回家,接手经营刘家的老字号箫笛店。1991年,招收吴继红为徒,传授技艺。刘文忠一生最突出的成就是将自己的儿子刘泽松培养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将徒弟吴继红培养成省级“非遗”传承人。
刘泽松,1946年9月出生在玉屏,是玉屏县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10岁时就随父亲刘文忠学习吹奏箫笛,15岁从事箫笛制作。他是刘家箫笛制作的第四代传人,“祖遗平箫刘崑山”商号的第三代守业者,“刘崑山”商标的注册者。他以“刘崑山”注册商标重新点亮了玉屏箫笛群山之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泽松
刘泽松长大后,其父刘文忠并不希望他成为一名箫笛制作人。但是,在刘泽松的血液里就流淌着对箫笛热爱的基因。他不顾父亲的反对,一有空闲时间就站在父亲身边偷偷学艺。一次,他独自一人上山找制作箫笛的竹子。在回家途中,差点在密林里迷了路。他对箫笛的痴迷深深地打动了父亲,不仅同意了他的选择,还在箫笛制作方面对其进行指导。
1962年,16岁的刘泽松进入了玉屏箫笛厂,成为一名职业箫笛制作人。进厂后,他白天向师傅学习箫笛制作技艺,晚上回到家中练习箫笛吹奏。少年时期的兴趣奠定了他终身守艺授艺的基础。传统的玉屏箫笛已难适应新时期管乐市场的需求,为了改进制作工艺,适应国家轻工业部出台的《中国乐器生产质量工艺标准》,从1961年起,玉屏箫笛厂陆续安排人员外出学习。
1963年6月,厂里选派顾国富、刘泽松到苏州民族乐器厂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观摩学习,后又转到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继续进行系统的学习,历时近10个月。主要学习笛、箫产品的分类、定调,各定调产品的长度、口径(底口直径)、孔径(横向、纵向)、孔距等。在上海学习期间,得到了上海民乐一团郑、唐二位老师在乐理知识方面的指导;在制作方面得到了常敦明老师的指导。陆春龄先生、天津音乐学院陈重教授、安徽黄梅戏剧团的王兴奎先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系统学习了定调笛制作方法、理论,为后来玉屏箫笛质量标准的修订和扩充玉屏箫笛种类起到很大作用。顺利完成了厂里安排的扩产任务,增加了定调十三支套笛。
1978年4月,他与薛群杰一起赴广州学习雕刻。他从一名制坯工成长为一名综合型箫笛制作人。通过多次外出学习,刘泽松对玉屏箫笛的不足之处了然于心。因此,在箫笛制作过程中他特别留意改进不足,特别在音准方面潜心钻研。
1979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县农机厂陈宏达的协助下,试制成功一台组合式“JS—1型校音器”,经上海有关单位鉴定合格,大大提高了玉屏箫笛的音准度。
1989年,刘泽松经过在县箫笛厂长达27年的学习和锻炼,已成为一名拥有很高制作水平和吹奏技巧的箫笛人。自接手父亲移交的“刘崑山箫笛店”后,秉承父辈们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每一支箫笛在制作过程中都倾注了真实情感。
2006年7月,在“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铜仁赛区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获特等奖。当月,铜仁地区旅游局授予其生产的“龙凤扁箫”为“铜仁地区指定旅游商品”。
2007年6月,刘泽松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2008年12月,他制作的“龙凤浮雕玉笛”获2008年“瓮福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设计大赛优秀奖。
2011年6月,他生产的4对“玉屏箫笛”被贵州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收藏。
2012年11月,他的作品参加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展获金奖。
刘泽松与自己的父亲一样,非常看重玉屏箫笛的未来,希望后继有人,得到更好发展。在他从业的60余年里,不仅守业,还注重授业,培养了不少箫笛制作人,在众多的徒弟中出类拔萃者也很多。仅2014年,在他的徒弟中就有箫笛制作拔尖人才、县管专家3人;参加多彩贵州两赛一会比赛8人获优秀奖、三等奖、创新奖、入围奖;其中舒厚槐最让他引以为傲,创办了玉屏竹韵箫笛企业,解决就业人员15人,年产量在2万支左右,成为当前玉屏最大的箫笛生产企业。
刘泽松没有辜负父亲对他寄予的厚望,凭着自己扎实的制作功底、箫笛厂一线工作经验和对箫笛事业的无比热爱,不仅将“刘崑山”这块百年老招牌越擦越亮,还延续玉屏箫笛群山生命至新时代。他完整地保存了玉屏箫笛制作技艺,鲜活地传承着玉屏箫笛文化,清晰地再现玉屏箫笛历史足迹。
张仑山
有人说“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的倾向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于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张仑山或许正是这种“天才的闪光”,成为玉屏箫笛群山中一座翠绿山峰。
张仑山,原名张绍勋,生于1912年,殁于1977年。原籍江西省新干县湖头村。其父张腾光因家境贫寒不得不离开原籍外出谋生。行至汉口时,在同乡的介绍下,到汉口九芝堂当学徒,学习中药炮制。经过多年打拼,努力学习,他不仅在中药炮制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经验,还学会了中医诊治。
1902年,张腾光在新晃杨春和堂药号老板杨春和的帮助下,回到玉屏开设了“立生堂”中药铺。1903年,他将药铺迁往当时极为繁华的东街(钟鼓楼附近)姚家。他秉承医德,坚持“做人诚为重,为医德先行”。
张仑山从小勤于思考,刻苦好学。少年时期,每每听到鼓楼里传出的瑟瑟箫声感到很神奇,想一探究竟。每当看到古平箫身上的雕刻,他就会想法找一把刻刀认真临摹,日复一日地进行练习。
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他非常勤奋努力,在帮助父亲照顾药铺的间歇也不忘学习箫笛制作和雕刻。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箫笛制作技法,通过临摹,也很地道。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他的篆书瘦劲挺拔,笔锋方圆有型;楷书典雅古朴,清新秀美。为其学习篆刻创造了基础条件。
1936年,湘黔公路全线贯通后,从医30余年的张腾光看到了新的商机,于1936年在北街(现在的中山路)修建了六间铺面的木质结构房屋一栋。除继续开药铺用的铺面外,将其他房屋用于开设客栈,同时也给热爱玉屏箫笛的张仑山留出两间铺面经营箫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大西南定为抗战基地,大量人口出入玉屏,玉屏箫笛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张仑山便在父亲及兄长们的协助下,正式挂牌经营箫笛,取名为“张仑山”。
开张之后,除继续跟着父亲学医、照看医馆外,张仑山几乎全身心投入自己所热爱的箫笛制作方面。由于没有拜过师,没有系统学习过箫笛制作方法,张仑山的箫店主要以收购箫笛坯子、成品或半成品经过再加工工序后进入市场。
在抗战期间,箫笛业已成为玉屏的一项重要产业。张仑山依靠父亲不俗的经营能力,占据有利地势,加之张仑山自身具有经商天赋,善结人缘,又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敢于担当的品格,不仅得到顾客的喜爱,也得到同业的充分认可,被推举为行业公会理事,负责协调各方,主持重大事务。
国民政府当时在玉屏设立一家战后医院,专门用来收治国民党抗战受伤人员。个别伤员自诩抗战有功,时常成群结伙在市面上强买强卖,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给箫笛商家带来严重恐慌和极大不满。
当时,玉屏城内的治安警察对这些国民党士兵也毫无办法。无奈之下,作为箫笛业主和箫笛行业公会理事的张仑山牵头联合刘崑山号的刘文忠、罗云山号的罗立祥、谢嵩山号的谢玉堂、彭寿山号的彭茂实、黄仲山号的黄权、黄云山号的黄忠等8人结盟,抵御这些伤兵的干扰破坏。通过他们的自发抗争取得了明显效果,维护了玉屏箫笛市场往日的秩序和繁荣。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仑山制作箫笛的经验日渐成熟。1946年,其产品参加贵州省物资展览会时终于获奖,成为当时玉屏箫笛行业中少数几位获奖者之一。随着南迁人员最后返乡,繁荣的玉屏箫笛市场已逐渐失去兴旺之势,群“山”屹立的景象因箫笛市场日渐衰落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临近解放时,全城仅剩不到10户仍在坚持,张仑山号则是其中之一。
玉屏解放后,张仑山响应政府号召,参与组建了“玉屏箫笛联营制造厂”。1952年“联营制造厂”倒闭后,张仑山继续经营自己的箫笛店,同时还兼顾着箫笛行业公会和桐油行业公会的诸多事务。
1956年,在合作化全面进入高潮时,张仑山的父亲将自己家中所有产业交给国家,走合作化道路,张仑山箫笛商号也就此关闭。之后“张仑山号”虽然没有再出现过,但是,张仑山的箫笛情结却在冥冥之中有了新安排。张仑山的儿子张进贤承续着父亲的事业。
张进贤,出生于1951年。张进贤凭着对玉屏箫笛的热爱,在玉屏箫笛厂发展最为艰难的时期担任玉屏箫笛厂厂长一职。接过担子,他团结箫笛厂一班人,找到了工厂发展困难的症结,抓住中央领导考察该厂的机遇,充分利用玉屏箫笛厚重的历史积淀,迅速调整工作思路,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派人去苏州、杭州、上海、重庆、贵阳等地学习,将国内一些知名竹管音乐人、行家、专家请到厂里来把脉问诊,调整产品结构,使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民国时期,郑芝山、刘昆山、王金山、张仑山、李凤山箫笛坊所制箫笛
1984—1998年任玉屏箫笛厂厂长期间,张进贤带领职工锐意进取、大胆革新,开创了20世纪90年代玉屏箫笛的辉煌,为玉屏箫笛的发展、箫笛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张进贤成为“张仑山号”的另一脉传承,从其父经营张仑山的“私家号”,本人服务于玉屏箫笛厂的“公众号”,助推玉屏箫笛成为扬名中外的“驰名号”。他家为玉屏箫笛传承、发展、弘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玉屏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编撰《平箫玉笛慰乡愁》文史专辑,张进贤虽已年逾古稀,仍欣然承担大量工作任务,在担任分纂期间,克服身体不适,坚持写稿、审稿,给予专辑征编工作极大的支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情怀,编撰好《平箫玉笛慰乡愁》文史专辑,留名于世,续写了他对箫笛历史文化史册的“永载号”。
李凤山
李凤山,原名李应斌,中共党员。朱家场镇谢桥村文家湾人。生于1908 年6月,1992年3月殁于贵阳。
1922年,李凤山走出文家湾,来到玉屏县城,师从郑步青学习箫笛制作。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师傅郑步青的教导下,通学了箫笛制作过程中的选料、制坯、雕刻、成品各流程工艺,准确掌握了各项工艺技巧、标准,技术过硬,手法娴熟,功底深厚。
李凤山读过私塾,粗通书墨,写得一手好字,为他后来的箫笛制作雕刻奠定了基础。郑丹青书法极好,字体优美。在郑家当学徒期间,其书法方面也得到郑丹青的指点。学徒期满,他已是一名成熟的箫笛制作人。
独自制作箫笛后,他更加刻苦认真,注重习文练字,书写雅致,雕刻精美,以之为确保端牢自己饭碗的基础,他雕刻的龙凤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他雕刻的唐诗宋词,自然流畅,干净利索,字字珠玑。给箫笛赋予了更多文化元素,让一件普通乐器富有华丽外观,更显其尊贵典雅。
全面抗战时期,李凤山在箫笛制作方面,无论外观、音准、雕刻都已非常老到,在市面享有一定知名度,制作的箫笛成为抢手货。他抓住机遇,以“李凤山”为号开了自己的箫笛商铺。
1951年,在郑辉蒸的牵头下,李凤山参与组建成“玉屏箫笛联营制造厂”。由于管理松散,缺乏制约,玉屏联营制造厂从成立到停业仅10余月。
玉屏联营制造厂倒闭后,李凤山又开始个体经营,从多年经营来看,箫笛行业一直各自为政,制作标准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相互拆台现象时有发生,对玉屏箫笛发展极为不利。李凤山一直期望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和市场经营环境。
箫笛艺人李凤山
正当大家为走集体道路还是走个体道路抉择时,受1954年10月县委召开的全县手工业者表彰大会的鼓舞,1955年2月再由郑辉蒸牵头,刘文忠、聂凤鸣、杨辉、李凤山等6人重新组织成立了箫笛生产小组,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1956年1月,箫笛生产小组转为玉屏箫笛生产合作社,一年后改为合作工厂直至玉屏箫笛厂成立,李凤山成为玉屏箫笛厂的创始人之一。
1958年10月,三县合一时,更名为地方国营铜仁县玉屏箫笛厂,并开始大搞技术革新。已到不惑之年的李凤山积极响应厂里号召,参与技术革新,与杨辉在实践中发明了速尺码架,给箫笛定眼孔位更加方便、简单易行,改变了传统工艺技法,提高了工效。同时,为了弘扬民族手工艺,贵州省政府决定在贵阳市成立“贵州工艺美术社”,向全省招募各类工艺人才。李凤山凭着自己扎实的制作功底、全能的制作技艺,被选聘到省工艺美术社,还将自己的两名徒弟一起带到贵阳,专门制作玉屏箫笛。
当时,李凤山作为玉屏箫笛制作行业的工艺师,其制作技艺受到《贵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多次采访与报道。
1959年10月,李凤山应邀出席了贵州省庆祝建国十周年座谈会,受到时任贵州省省长周林的亲切接见。
李凤山,虽然不是玉屏箫笛群山中最雄伟的那一座,但是他精于雕刻的技艺,在同行中却是数一数二的。他把每件产品都做到了极致,与许多“山”字号一样,为玉屏箫笛的发展献出了智慧,贡献了力量。
(作者系玉屏自治县税务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