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学:传统玉屏箫的形制及音色特征
张志学 2024-05-03 10:59:30 点击量:

玉屏箫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便是宫廷贡品。县政协为深入挖掘玉屏箫笛的历史文化,组织人员精心编撰了《平箫玉笛慰乡愁》文史专辑。

 

传统玉屏箫的形制及音色特征

张志学

  玉屏箫制作技艺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因其形制古朴、工艺精美、音韵清越,历来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且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虽几经起落,所幸还是保留了下来,并持续发展,稳步向好。1990年玉屏县被授予“中国箫笛之乡”的称号,2006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15年,郑芝山箫笛作坊传承人郑登荣、郑桂荣制作的一对贡箫凭借其独特的工艺,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斩获巴拿马国际金奖,从此,玉屏箫的名气传到了海外,享誉世界。结合玉屏箫的历史起源,才有了清末拔贡郑卓斋总结性的两句话:“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

  关于玉屏箫的历史起源,目前流行两种传说:一种是八仙中的韩湘子遗留下来的;另一种说法是鹿皮仙翁传授给郑氏,由郑氏发展传承而来的。因缺乏相关文献资料记载,两种说法都有其神秘色彩,也被世人津津乐道。

  说到玉屏箫,大多数人可能只闻其名,亲眼见过的为数不多,更不用说品鉴了。这些年,在传承弘扬玉屏箫笛文化的过程中,不管是在玉屏,还是外出交流,经常有人会问到一个话题:你们玉屏箫有什么特点,竟然能如此有名?

  归结起来,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大家对玉屏箫还不是十分了解。从最早起源的传统形制(细管,匀六孔,椭圆吹口等),到近现代为了适应市场需要,玉屏箫经历了从单一形制到多种形制的变化,所用竹材也从单一的水竹到紫竹、山竹、金竹等,甚至采用的音律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出现现在的“七箫十二笛”,传统形制与现代形制并存等现象,很多人混淆不清。

  我从事箫笛制作以来,经常收集传统玉屏箫的有关资料,查看其形制及音色特征。为使广大爱好者知晓相关知识,我这里且将玉屏箫最古老的形制称为“传统玉屏箫”,有别于现在的洞箫形制。

2021年,玉屏箫笛被认定为第一批“贵州老字号”。

  传统玉屏箫,采用玉屏生长的水竹制成,去皮上色,百年不褪。管径比较细小,内径最小不到1厘米,一般在1.2—1.6厘米。其长度有严格的规定,就我所见过的上百件传统玉屏箫,量其尺寸,有63厘米、65厘米、68厘米三种尺寸。箫管有扁圆之分,扁管有天然扁和人工后期夹扁两种。天然扁且管体匀称、大小适合的竹子非常稀罕。老前辈制作家根据水竹质地柔韧可塑性强的特点,自创工具进行人工夹扁,至今,夹扁竹工艺始终是玉屏箫制作技艺的一项绝活。

  传统玉屏箫的吹口有通口和封口两种,清代时期的作品通口较多。封口箫的吹口皆椭圆,这也是传统玉屏箫的显著特征之一。更有甚者,在封口箫吹口处的竹节隔膜上进行镂空雕花,名曰“花窗”,花纹样式多变,精美之外,无不是精湛制作技艺的体现。有部分在箫尾的管内也加了镂空雕刻的竹节隔膜,这当然是后期镶嵌上去的,不然管内的竹节无法打通。首尾都镂空雕花的箫,看起来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艺术感强。

  传统玉屏箫的音孔都是六孔,正面五孔,背面一孔,平均排布,称匀孔。音孔细小,顺着竹管上下呈椭圆形,窄面孔径1.2—1.4厘米。箫管背面的下端,开有两对基音孔,称为“凤眼”。

  传统玉屏箫坯管制作工艺精湛,但让玉屏箫独树一帜名扬海外的,还有雕刻技艺,可以说,雕刻技艺让玉屏箫锦上添花。传统玉屏箫多采用单刀和双刀雕刻,雕刻布局和内容各家略有不同,我就大概几种描述一下。

  为方便描述,我将传统玉屏箫的管身分为四段,从箫的吹口靠下一段叫箫头,箫头往下到音孔这一段叫箫中上段,音孔这一段叫中段,音孔下方到尾部叫箫尾。

  箫头的雕刻一般以文字为主,刀工遒劲,笔画粗大,凸显主题。字体以篆隶楷为主,分阴刻和阳刻两种,阳刻周围多刻有吉祥图案或条纹装饰,内容从两字到十字不等,以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居多,如“梅花三弄”“仙音六律”“引到玉堂仙”“玉人何处教吹箫”等。特别注意的是,传统玉屏箫多以雌雄成对出现,所以箫头的雕刻内容比较讲究,一般是两句左右相对,如同对联的上下联,如“汉宫春满三千琯,广寒临仙百花妍”。

  箫中上段的雕刻内容,不同时期的内容形式有所不同。早期的玉屏箫,箫头和中上段可能只刻有一个内容,后期的作品除了箫头的主题内容外,还有细微的雕刻,字体相对小一些,微雕微刻更是一绝。一般是选取一首古诗,或历史典故,或图案,或其他内容,以楷草行隶书体为主,排版布局也是左右对称。部分也刻有吉祥图案,左右各半,合到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图案,比如“吉祥如意”等。

  箫中段就是正面五个音孔的一段,一般以图案雕刻为主,有龙凤纹理、山水、花鸟等,雕刻时充分考虑音孔的排布,合理布局,图案与音孔既不拥挤突兀影响按孔,又相互补充,美观大方。

  箫尾雕刻内容主要是箫管制作者的商号及名章落款,如“古平溪郑芝山精造”“黔东玉屏李凤山精造”“古平溪清音斋作”等,部分还加刻有制作时间,如某某年制等。

  除了箫管正面,部分在箫管的背面也刻有内容,多以记述制箫赠箫缘由或某件事为主,此类数量不多。

  雕刻好的文字及图案,后期还要上色处理,早期的玉屏箫不上色,后来即使上色,颜色也比较单一,发展到后期,使用颜色开始丰富,出现多种色彩,斑斓之余,又显得古意不足。

市级非遗产传承人张志学

  传统玉屏箫因管径、吹口及音孔细小,且匀孔排布,吹奏难度较大,很多人以为只是工艺品,不能用于实际演奏。实际上也不尽然,如果选取制作精良之作,是可以演奏的,只是对演奏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加之匀孔排布,所采用的音律不同,不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确实难以达到较好的演奏效果。吹奏者只要静心调息,运用民间的吹奏方法控制音准,不仅能吹出清越的音色,而且可以随意转调,并能很好地控制音准。由于音量同管径大小、吹孔大小成正比,故而很难用于合奏。另外,以前对箫的音准要求也没有现在严格,很多只要音准上大概过得去就可以了,所以本文对于传统玉屏箫音准方面的问题不做讨论。

  清咸丰四年(1854),时任云贵总督的浙江钱塘人吴振棫在《黔语》中这样记述平箫:“去玉屏十五里曰羊坪,产美竹。有郑氏辨其雌雄,制成箫材,含吐宫徵,清越微妙,是以天下之言箫者,必首郑氏。郑氏世守其业,名为平箫,值亦倍常箫焉。”

  清乾隆时期(1757)的《玉屏县志·物产》记载:“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凤笙。”

  传统玉屏箫既然是一件乐器,就应该有声音,那么它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问题就来了,对于声音,我们的历史资料文字只能进行描述,“含吐宫徵,清越微妙”“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凤笙”等,而不能真实地记录和还原,所以一直以来,大家对玉屏箫的印象是闻其名,却难以听其声。

  针对这个问题,2019年举办的平箫玉笛研讨会上,我就现场给大家吹奏了一段,展示水竹制成的传统玉屏箫音色,并和用其他几种竹材仿制的传统玉屏箫的音色做了对比,得出结论,玉屏箫的音色确实具有独特性,这可能跟所用的材料水竹有一定的关系。

  传统玉屏箫管径、吹口和音孔都较小,吹奏时不可用太强和过多的气,因此所发出的声音纤细,而水竹的材料结构相对疏松,对声音的传导比较灵敏,产生一种明亮的感觉,谓之“清越”,我总结为八个字:“音韵清越,声如凤鸣。”

  为了找出传统玉屏箫的音色特征,我用水竹、紫竹、斑竹、苦竹、金竹等竹材,选取几乎相同的内径,严格按照传统玉屏箫的长度尺寸、吹口形制、音孔排布,甚至音孔的大小等,尽量一致,减少误差,做成一系列玉屏箫的形制,——吹奏反复对比,只有苦竹的音色相对比较接近水竹制作的传统玉屏箫,其他的都相去甚远,可能跟竹材有一定的关系。再者,箫的音色,同管径、管壁厚薄,以及吹孔大小也有相关。管径相同,管壁厚薄不等,管壁厚者音色滞木。传统玉屏箫不仅选用小水竹,且经过刨皮,管径虽细,管壁偏薄,但音色清越。

  在以往,传统玉屏箫的制作全部取材于本地所生之水竹,并没有使用其他竹材,是特有的技艺结合了当地的竹材,而产生的具有典型特征的乐器瑰宝,诸多条件,缺一不可,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是也。

  玉屏箫从单一的形制发展到今天,形式多样,百花齐放,实为大好之事,但诸多外界人士已然越来越分不清传统匀六孔形制和现在的八孔定调形制,如果继续笼统称玉屏箫,长期发展下去,可能有朝一日,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了。如果二者能有所区别,在发展的过程中,既不丢失传统,又有新的发展,也是一件好事。

  (作者系玉屏箫笛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