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基础演奏练习》序言
田龙 2024-04-14 10:35:42 点击量:

箫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坚韧的艺术生命力,千百年来,箫已然化为多种文化“意象”,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成为传递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最符合中国文人气质与审美要求的传统乐器之一。

 

常用以表现呜咽悠扬、凄怆怨慕的意境,如唐代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宋代苏轼《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抒发清新绵邈、飘逸清幽的情境,如唐代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明末叶小鸾《雨夜闻箫》“一缕箫声何处弄,隔帘微雨湿芭蕉”;

 

寄托惆怅雄壮、典雅沉重的心境,如唐代元稹《拜禹庙》“歌诗呈志义,箫鼓渎清猷。”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几千年来,始于“贾湖骨笛”的箫类乐器形制不断沿革,从宫廷雅乐到民间音乐都有其身影闪现,这是箫艺术的源头;

 

几百年来,箫的形制逐渐定型,与古琴艺术紧密相连,又在昆曲、南音和丝竹乐的伴奏、合奏中传承至今,这是箫艺术的根基;

 

几十年来,在专业作曲家、演奏家和乐器制作家的共同推动下,箫逐渐以独奏形式登上艺术舞台,这是箫艺术的新动力;

 

近十几年来,随着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加之箫形制简单、容易上手且文化内涵深厚,成为大众亲身感受艺术之美的不二之选,习箫者不断增多,由此促进了箫专门从业者和社团组织的产生,又反向推动箫作品的持续创新和乐器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是箫艺术的潜力;

 

当下及数十年后的将来,在无数爱箫人的努力下,箫艺术相关的文艺、学术研究和演奏、制作体系还会不断完善。正所谓“国韵悠长”,箫将作为一种表达中国文化气韵的代表性艺术之一长久流传下去,这是箫艺术之所以能守正且不断传承创新的深层“文化力”。

 

箫艺术可以追溯的历史虽然很久远,但作为一种乐器,留存的音乐史料并不多,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还远未达到成为一门“学问”的高度,但我认为习箫的过程可以区分程度,即:

 

第一层:物境—器与技(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何为“器”?箫作为一种表达音乐的载体,本质是一种发声体,认识箫应先从客观物质角度展开,我们要了解箫的源流、形制、种类、材质、音色等基础问题。“器”在于“知”!

 

何为“技”?要想走进箫艺术的大门,要掌握音律通识,精通气息控制技术和手指控制技术,随心所欲控制音量强弱和音色虚实,气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箫曲百首,信手拈来,成竹于胸。“技”在于“精”!

 

第二层:艺境—艺与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何为“艺”?“艺”的支撑是“技”,艺术之路没有尽头,需要胸怀广阔兼收并蓄,从熟知箫的使用场景和音乐特点,扩展至了解与箫相关的中西乐器、中外音乐与各地戏曲,探寻曲径通幽之处,百川径流,同归于海,通一艺即通众艺。“艺”在于“通”!

 

何为“学”?“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习箫也不例外,“技”与“艺”根植于丰富的“学问”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吸收养分,学识愈深厚,技艺愈扎实。“学”在于“厚”!

 

第三层:化境—情与道(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何力“情”?音乐是人际间情感沟通和交流无需翻译的通用语言,以乐传情,也是以乐传“美”,是审美旨趣的传递,从孤芳自赏的“无情”到身不由己的“共情”,再达大音希声般地自然“忘情”,由此美达心际,经典流传。“情” 在于“忘”!

 

何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哲学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万物皆有其“道”,至此要用哲学思维审视箫存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意义,融会贯通,大道至简,人箫合一,达此境界,器、技、艺、学、情均可忘矣!“道”在于“合”!

 

“知于器”“精于技”“通于艺”“厚于学”“忘于情”“合于道”,这是一个从知识到文化再到智慧的过程,或许是习箫者应追求的终身学习之道。

 

本书侧重介绍箫的器、技、艺三方面内容:“知于器”介绍箫的历史演变、种类形制和持箫方法,旨在帮助初学者了解箫乐器的基本常识;“精于技”介绍箫的演奏技术,配合大量新创编练习曲和乐曲,旨在帮助习箫者通过基础训练和乐曲实践,加强基本功和实操能力;“通于艺”介绍箫在昆曲、江南丝竹、南音和广东汉乐等戏曲和乐种的应用,精选经典作品作风格性练习,旨在帮助演奏者扩展对箫艺术的理解,扩展音乐审美趣味。另外,还选择了部分练习曲和乐曲录制成音频给读者以参考,有的乐曲还附有低音笛、长笛版本。同时,我为本书建立了专题网站,希望作为本书的延伸与读者朋友们交流其勉,网址:www.tianlong.art。

 

本书虽然经长时间的酝酿和积票,但从系统性、全面性的角度来看,仍有较大距离。本人愿通过本书将我对箫艺术的点滴感悟和心得献给广大读者,以便在更广阔的实践中接受更严苛的检验。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存在瑕疵和错误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田龙 谨识

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