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与交响乐《渭水东流》 作曲:高音波 竹笛:张帆
田龙 2023-12-13 10:13:09 点击量:

《渭水东流》是作曲家高音波于2021年创作的竹笛独奏作品。乐曲使用“引子,慢、快、慢”再现三部曲式,慢板部分主题鲜明以细腻委婉的陕西关中音乐曲调为基本素材,逐渐积蓄的感情和力量在快板乐段中绽放,快板部分又巧妙融合粗狂豪放的“华阴老腔”音乐元素,将竹笛演奏技巧中的压揉音、吐音、花舌、滑音、剁音、气震音等发挥的淋漓尽致,节奏变化了无痕迹,一气呵成,最后主题再现达到音乐的升华。

演奏家:张帆

作曲家将音乐文化与演奏技术有机结合,音乐特色鲜明,一方面秉承陕西地域文化、戏曲和民族器乐特色,一方面糅合多种作曲技术,注重音乐在行进过程中的留白,给演奏家和乐队二度创作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表现形式上积极探索力求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指挥家:Peter Illenyi

协奏:匈牙利布达佩斯电影交响乐团 

时隔两年后,出于对作品的喜爱,经过精心准备,张帆教授邀请青年作曲家翁沣重新按照交响乐的形式配器,并联手匈牙利布达佩斯电影交响乐团,利用中外连线“云录制”技术录制作品的音视频。

竹笛依托交响乐队雄浑厚重的织体支撑,层次感、节奏感分明,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的弘大气势和沧桑的厚重感,出色的演绎和诠释了这首具有浓郁陕西风格的音乐作品。其演奏高亢中含着细腻,奔放中夹着柔情,尤其是曲中几处气震音的运用更是巧妙,让听者酣畅淋漓,甚是过瘾!

竹笛与交响乐《渭水东流》以蕴含深刻的人文历史主流题材、独特的艺术建构、浓郁的陕西音乐风格、大众的审美趣味,给人带来的丰富的审美感受感悟,音乐家通过以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西方的交响音乐相融合,体现了独特的东方神韵,今后通过演奏家使用不同伴奏形式,不同乐器不断进行演绎,必将成为人们青睐的时代力作。


高音波,国家一级演奏员,笛箫音乐创作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笛箫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梁欣教授、元修和教授、著名竹笛演奏大师孙永志教授。

工作后又随父亲著名管乐演奏家高明先生学习仿唐排箫演奏,并以独奏家身份多次随政府代表团出访欧美、大洋洲、非洲及亚洲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创作、发表主要笛箫独奏作品《关山月随想》《终南意象》《早春》《云中幻想》《渭水东流》《雪净胡天》;笛子重奏作品《西部风情组曲》《知道不知道》《欢腾》《山涧》《对花》等,其中《终南意象》《早春》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CCTV15【风华国乐】栏目展播,多首作品被收录于国内各类演奏教材中。

张帆,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理事、广东省竹笛协会副会长、广东青年联合会艺术委员会理事、广东省职业院校文化表演专业教学指委会委员、2015年获得教育部全国青年骨干教师中央音乐学院访问学者、2016年获得广东音协“优秀音乐家称号”。

200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随中国当代著名竹笛演奏家戴亚教授,中国北派竹笛大师曾永清教授学习中国北派竹笛演奏技法。在学习期间得到了家乡籍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的精心指点,掌握了南北不同的专业演奏风格,其在竹笛演奏艺术上,以全面而娴熟的演奏技巧、纯正华美的音色、丰富的艺术思维、形成了对不同内容、格调的曲目有多姿多彩的表现。张帆教学中致力于勤奋钻研、悉心求索,不断挖掘本乐器的内在潜力,用以提升本专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使竹笛教学科学化、规范化。

教学注重植根于实践,因而几年来的教学已有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多次在国家图书馆、广州大剧院、星海音乐厅、香港艺术中心等举办音乐会、竹笛大师班。与国内外各大乐团合作,出访美国、德国、西班牙、瑞士、比利时,捷克,奥地利、西班牙、日本、墨西哥、香港、澳门等国内外各大城市的文化交流演出;多名学生在中国文化部“文华杯”民族器乐大赛,中国国际民族器乐大赛、“上海之春”竹笛邀请赛、北京竹笛邀请赛中获奖;同时张帆担任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大赛评委、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乐大赛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