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陵洞箫”传承人胡永汉与高陵洞箫的传承
2023-12-13 09:36:48 点击量:

我是在2018年初才跟胡永汉先生通过结识,以前我曾经多次谈及具有浓郁秦腔风格的“高陵洞箫”艺术,通过朋友介绍才得以与胡永汉先生结识,还约跟胡先生约定时间合适的时候专门去高陵拜访。近期听了胡先生在拜访朋友是随意吹奏的乐曲片段,变想逐步整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比如我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举全国之力编纂出版的巨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陕西卷中发现的几首由胡永汉录制并由专业音乐工作者记谱的三首高陵洞箫乐谱,通过视频与乐谱,了解一下高陵洞箫这个独特的艺术存在。

胡永汉

胡永汉,1943年11月生,陕西高陵人,从十四岁开始随伯父胡道满学习洞箫演奏,熟练掌握了洞箫的吹奏技巧,尤其是高陵洞箫所特有的双音带唱、上腭音等几种特殊技巧。其演奏的箫声低沉、舒缓、苍凉、缠绵,并兼具宏亮、明快、豪迈、雄浑,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奥地利科学院声像档案馆馆长鲁道夫·勃兰登教授(左二)在2009年7月18日曾到高陵考察,对胡永汉(右二)演奏的高陵洞箫给予极高评价,并将“高陵洞箫”《孔子哭颜回》《柳生芽》收录奥地利科学院声像档案馆,并有意邀请高陵洞箫到奥地利演出。

胡永汉曾经通过陕西省广播电台热线吹奏收教徒弟,深入音乐学院举办讲座,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深入中小学为青少年辅导箫艺,直接收授学徒6人,以带徒弟的方法扩大授课面。在这门艺术上具有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2010年,胡永汉相继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陵洞箫艺术的市级、省级传承人,并且值得称道的是,在2017年12月28日,胡永汉就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并于2018年5月8日,胡永汉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高陵洞箫艺术是在继承民间传统管乐器演奏技巧的基础上,于清同治年间,通过胡学忠、胡道满两代艺人的不断创新,吸纳秦腔、曲子、关中道情等姊妹艺术精华的部分而独创的洞箫演奏技法。高陵洞箫技艺发祥地,是地处关中腹地的高陵县渭河以南的耿镇村。

已故高陵洞箫艺人胡道满

 

高陵洞箫艺术以“双音代唱、喉音、上腭音、颤音、滑音、打音”为主要演奏技巧。“双音代唱”吹奏法是把秦腔唱法的彩腔唱声和箫吹奏运气指法技巧巧妙融合在一起,然后注入箫管,使洞箫低沉的声音突然放大,如唢呐浑厚响亮,形成多支洞箫合奏的希声,又恰似梆笛声和板胡声一样豪迈粗犷,具有强烈的穿透震撼力;“喉音”就是在吹箫的同时,喉咙同时发声,“吼”唱一个旋律,与箫声形成和声,给人一种边吹边唱的感觉,显得格外地雄厚有力。

左三为胡道满

胡道满把箫艺从传统的低沉、苍凉、绵长变为洪亮、明快、欢乐的演奏,其箫音婉转悠长、醇厚有力、圆润清扬、美妙动听。

胡永汉(胡道满的侄子)

胡天民(胡道满的孙子)

胡永汉(右)和胡天民合奏

2010年,胡永汉参加了第二界陕西省农民文化节启动仪式和此次农民文化节在长安举办的分会场演

胡永汉指导群众吹奏洞箫

艺术需要传承才能发展,但是现在高陵洞箫面临的就是传承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学习洞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天赋、悟性和持续不断的努力。胡永汉曾经教过一些学生,但是往往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学生们难以全身心投入。对于一些慕名来学习的人,胡永汉都是免费提供洞箫,不收学费,不求任何回报,但大部分人都半途而废,坚持不下去。

洞箫艺术的传承不能靠强制,只能引导,同时学习者也必须要有悟性。目前针对洞箫的传承,高陵文化馆主要是通过宣传的方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或者是举办一些演出活动,馆内也有关于洞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办刊物。除此之外,文化馆也提供了教授场地,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让民间艺人和学习者进行交流。

同时,胡永汉也在陕西大学音乐学院开课介绍高陵洞箫,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音乐学院的学生们都是专业的,又聪明,悟性高、学得快。但是现在像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这样支持学生学习洞箫的并不多,还是期待教育和文化等相关部门多多协调,共同支持洞箫艺术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