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钟感悟“形影”幻化的人生真谛——俞逊发洞箫作品《形影》赏析
田龙 2023-11-29 11:20:59 点击量:

箫独奏《形·影》俞逊发曲 顾冠仁配伴奏

伴奏:上海民族乐团 瞿建青、何俊成

选自1988年第13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民族器乐专场

竹笛大师俞逊发(1946-2006)生前创作、演奏的竹笛作品不计其数,箫的作品留下音响资料的却为数不多,目前留存的或许只有《樱花梦》(王泽丰:从理性与感性的审美角度评析俞逊发的箫曲《樱花梦》)、《秋水龙吟》和这首《行影》这三首。

《形影》这首箫曲创作与80年代后期,录音中这首是在1988年第13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民族器乐专场(1988年5月11日~12日)上演的曲目。这首作品在当时游离于对优美旋律的追求,而是通过对洞箫萧瑟的音色而产生的意境追求,好想是在艺术境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所产生困惑的一种重新自我认知。突破音色与旋律的侄梏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音乐理解。当然这是一种臆测,无法与先贤对话,只能通过留传的音乐去寻找一丁点的蛛丝马迹。。。

纵观这首作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写照。乐曲分为五段,开头如同“离魂”般的旋律上下翻舞,行影分离。就像是这作者在梦中的一种回忆,回忆年少时依稀可见的苦练基本功的身影。此时只有“影”无“形”,处于潜龙勿用的阶段。

而在第二段则是大规模小二度“小心翼翼”的旋律行进,不出套路,中规中矩,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敢大步前进。可能是在描写青年时代进入社会寻找艺术和生活的规则,从懵懂少年到成人的过度。在这个阶段,就算有再大的本事,年轻人也需要收敛虚心学习社会规则,才能安身立命。此时有“形”无“影”,处于见龙在田的阶段。

在有了一定的人生积累和沉淀之后,艺术水准就会如同赤日一样,来一个发自心灵的释放!在艺术上得到认可,在社会上取得让人称赞的地位。这一段使用了属火入心的徽调式,用以表达这种像火一样尽情释放的精神愉悦。此时有“形”有“影”,而“形”大于“影”,此时处于终日乾乾、或跃在渊的阶段。

第四段旋律复归平静,但是相比第二段又更显坚韧。用筒音作6羽调式表现了一种清幽柔和有如水之微澜的静谧。在经历了以往种种磨砺之后,内心沉淀愈加深厚,心神平静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入自我的境界。已经可以做到喜怒不露于表,心思慎密谨慎,认识事物细致深刻的程度。此时有“形”有“影”,而“影”大于“形”。这才到了飞龙在天的阶段。

最后一段呼应了第一段的“离魂”之声,思考了这么多之后,终要不覆初心,追求内心所要达到最高境界。此时已经无“形”无“影”,形影幻化,也正是亢龙有悔的终极阶段。

乐谱选自俞逊发先生编著《中国竹笛》

俞逊发,1946年1月8日出生,上海市人。笛子演奏家,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生前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于2006年1月21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61岁。世人皆赞“古有俞伯牙,今有俞逊发。”俞逊发先生的笛乐造诣高超。
  俞逊发自幼喜欢民族乐器。13岁求师于陆春龄先生,14岁(1960年7月)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民族乐团,即成为随团学员。1962年在第三届“上海之春”选拔中崭露头角。文革期间,曾先后在上海乐团、上海京剧团、中国艺术团工作近八年,为此充实了演奏技术、进行了艺术积累、丰富了实践经验.并先后求师于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等笛子大师。俞逊发为挖掘、开拓笛子的演奏技巧,创造了17余项新的吹奏技术(发表于《人民音乐》1983年第5期59页)。1971年还研制发明“口笛”,于1973年5月1日首次在上海体育馆登台演奏引起轰动。1974年白诚仁先生特意为新生的“口笛”谱写了第一首乐曲《苗岭的早晨》,由俞逊发首演而风靡海内外。“口笛”还被作为礼品赠送国外元首。他1984年至1985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后为上海音乐学院外聘教授。
  俞逊发先后录制笛子专辑10多盘。如《汇流》、《琅琊神韵》、《妆台秋思》、《牧歌》、《河岸吹笛人》、《台湾民谣》等。